首页 > 历史军事 > 杀胡儿 > 第十四章 收拢(二)

第十四章 收拢(二)(2/2)

目录
好书推荐: 传承魔尊 鞭墓戮尸 古一大帝 我的幻想乡之旅 英雄关 彷徨过后 虚祖 善良法则 洪荒造化 地噬天炎

傅熙想了下说:“奉道之士倒是可以继续传道,但在下以为传道之人必须有刺史府牒文,省得宵小趁机裹乱,迷惑百姓”

魏夫人点头说:“傅刺史所虑极是,像公师藩那样的人自然不能继续传道,如果在各地营建观宇,就由各地观宇派人传道如何?”

傅熙心想:能留在宫观里的,自然是得到刺史府承认的,至少品德上没什么问题,便答应了魏夫人的要求,“还有一事,那就是既然各地观宇奉道之士由刺史府拨给粮米钱财,传道之人就不能再收取百姓的钱财,夫人觉得如何?”

魏夫人沉吟道:“若是百姓自愿捐助,那将如何?”,傅熙蹙眉说:“那也不行,百姓可以捐助宫观整修等事,但必须由宫观亲自收取,也需报备刺史府,传道之人不可经手”

由官府养着这些道士,自然是一大笔开销,但比起让他们去收取百姓的钱财来,那就少的不能再少。君不见后世和尚道士收取赞助,弄得各个可以比肩白领,一个小小的寺庙可以比得上一家公司,宝马奔驰更是屡见不鲜。“出家当和尚,回家娶老婆”,当上几年和尚,还俗之后房子车子都有了,这也是当世宗教问题之一。这些皆因zhèng fǔ无法插手寺庙财政,而且在中国,寺庙是非盈利xìng组织,是不用缴税的。和尚道士追着香客收香火钱,一年下来,小小的寺庙赚个几百万不成问题。

收取百姓的粮米,这是张道陵定下的,如果一下子废除,魏夫人有些犹豫,心里却对对傅熙的提议,深为赞同。她知道这个问题是傅熙最忌惮的,她也亲见百姓如何困苦。当然,如果天师道能安稳地待在观宇中修炼,有官府养着,不用再干那挨家“要饭”“骗钱”的苦活,谁又能不愿意。

“不让传道之人经手百姓捐助,也是要防着有人趁机中饱私囊”,傅熙说道,魏夫人点头说:“既然如此,就按傅刺史说的办吧”

傅熙笑道:“既然如此,就请魏夫人通知各地天师道首领前往刺史府报备,在下也通知刺史府派官吏安排此事”

魏夫人说:“既然需要刺史府发放牒文,在下以为傅刺史也派人跟随各地系师一起验明奉道之士身份为妙”

傅熙点了点头,心想魏夫人是个聪明人,明白决定权不在她手里,主动邀请刺史府派官吏整顿天师道,倒是省了推诿扯皮了。

实际上,魏夫人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毕竟魏夫人自小便打算隐居,结婚之后更是在阳洛山隐居四十余年,如果不是张天师相请,魏夫人才不会搭理这档子事。

“营建宫观,从此奉道之士有官府供养,奉道之士得以安心修炼,乃是千古未有之事。其中当然也会有些许波折,在下以为魏夫人与众位贤士不如驻跸青州也便商议,诸位大贤以为如何?”

郑隐等人听了傅熙的邀请都面面相觑。隐居的生活不好过啊!郑隐、赵叔期、郭志生就算可以辟谷,不吃不喝,他们的徒弟可是要需要。何况炼丹需要金银丹砂更是费钱,哪怕想求本经书,也得跋涉千里花钱买。修炼,可是一般人玩不起得,想当年张道陵为何要创立五斗米教?还不是钱闹腾的,不然张道陵一穷二白的,哪来的钱烧金子水银玩。

“魏夫人乃是天师道祭酒,清理整顿教务,自然要留在青州。我等不过是偶然相逢,留在青州怕有些不妥吧?”,郑隐当下有些推辞。

=================================================

狂求收藏!各位大仙移移手,点个收藏,支持一下!拜谢了~~~

目录
新书推荐: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最强合成旅 唐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