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贱人(一)(1/2)
仁政,对胡人的怀柔政策,在唐之前是非常鲜见的。无论是秦汉还是魏晋,对胡人的政策向来是铁血、分化、利用。秦朝、西汉不必说,武功之盛,没有出其左右者。
像东汉国力大跌,前期对胡人也是分而治之,即便这样,也有班超经营西域,傅介子直取胡酋头。曹魏也将胡人分成数个小部落,令其定居,利用不已。晋朝虽经八王之乱,国力跌至最低点,对胡人政策也是利用,招其为马前卒,充当炮灰。
那是一段骄傲、有风骨、有血xìng的历史,历经几朝胡人打击、统治之后,一点一点被阉割。直到哭着喊着愿意作奴才,曾经地辉煌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怀柔实际上是一种奴xìng的表现,不过是给耻辱披上一层圣洁的外衣。自宋开始,对胡人怀柔、妥协,保持泱泱大国气度似乎成了主流。这与胡人奴役中原自然不无关系,不过这种政策的出现,我们得“谢谢”历朝历代的汉jiān们。
把奴xìng归咎于汉jiān,也许会有人觉得有些偏颇,但试问当初胡汉刘渊、成汉李雄、羯赵石勒有无主政中原之心?平心而论,没有!
从他们前期行动就可以看出,刘渊等人根本没有占领中原、统治天下的目的。碰上乱世,即便没有石勒这样的枭雄,也会出来个阿猫、阿狗搅入乱世。他们所做的不过是求活而已。
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只要有外敌入侵中原,身边总少不了汉族知识分子在一旁出谋划策。胡汉、成汉有多少汉族知识分子在为其谋划?只从石勒设置的“君子营”,就可见一斑。
这些汉jiān们甩开腮帮子,全力鼓吹胡酋有九五之尊,乃是真命天子,鼓惑胡人问鼎天下。弄得胡人不取天下,简直就是对不起老天爷一样。
也许有人会说很多人也是身不由己,有几个身不由己呢?寥寥罢了。翻翻史册,就会看到主动投靠胡人者,竟然不绝与史。
秦汉魏晋……那些个xìng鲜明的朝代,也不乏汉jiān混杂其中,历史就是这么奇妙。傅熙无数次想过,如果一个清朝奴才穿越到魏晋的话,也许早就被唾沫淹死了吧。
这个时代,汉人虽然几成果腹之物,但依旧被胡人所崇敬,我们一直在俯视胡人。胡人在汉人面前是自卑的。自卑到他们占领中原,抓了汉人皇帝,抢了传国玉玺,也愿意乖乖送还。
行仁政?傅熙暗暗自嘲,心想:我还不想成东郭先生,等着被怀柔的胡人反咬一口,我恨胡人,但更恨汉jiān,怎么会效汉jiān之行,对胡人行仁政。
“士雅公想差了。在下的意思是当初执政者能做到这两点,哪来今rì这乱世。如今胡人荼毒中原,罪孽滔天,焉能这么算了”
傅熙明白祖逖深恨胡人,怕他到时北伐中原,自己在一旁掣肘。祖逖听到傅熙这么说,也稍稍放了心,毕竟傅熙zhan有两州之地,而且临近中原、江左,是友总比是敌好。
傅熙心想眼下祖逖是徐州刺史,北伐势必路经青兖,自己有心相助祖逖北伐,但青州初定,兖州还没全到手,眼下北伐还不是时候。祖逖如果行动的话,势必会打乱青兖的计划。
傅熙不知道祖逖现在有没有心北伐,便试探说:“士雅公,如今江北一地,南阳王又败亡,关西不属中国所有。胡汉、石勒势大,中原几无能与之相抗者。江北若失,则我汉人危矣”
在场众人都低头不语,别说江北,就算是琅琊王也不能抗衡胡汉。祖逖没想到长安有凉州、并州的支援,还这么快就陷落。周顗摇了摇头,胡汉兵锋正锐,别说能与之抗衡,大家能自保就不错了。
祖逖接到刘琨的信之后,虽然没想到长安这么久陷落,但心中也明白长安长不了,陷落是早晚的事。
祖逖起身慢慢踱步来到庭边,语气萧索地说:“其实在下有心北伐,克复中原。然中原尚有大将军、大都督、司空承制……世民也明白琅琊王即便想出兵,也无法出兵啊”
傅熙点了点头,心想:祖逖若是北伐的话,第一个不同意的就是大将军。而且司空荀藩虽然尊琅琊王为招讨天下盟主,但如今立秦王为太子,他恐怕也防着司马睿抢夺皇帝之位。
势力纷杂啊!傅熙长叹一声,祖逖现在不能北伐的原因何止如此!英雄竟然无用武之地,傅熙看着身形有些佝偻的祖逖,暗暗摇了摇头,祖逖难道注定是一个悲剧英雄?
“士雅公”,傅熙想了良久说:“他rì士雅公若能北伐,在下全力相助”,祖逖眼睛一亮,转身喜道:“果真?能得世民相助,则大事济矣!”,祖逖本来以为傅熙到时别捣乱就不错了,没想到傅熙能主动提出相助。
周顗听到傅熙竟然许诺相助,大惑不解,他不明白傅熙为什么突然冒出这么句话,忙使了个眼sè给傅熙。
自家的事自家清楚,傅熙表面上兵多将众,实际上十万兵还要镇守青兖两州,能打仗的实在不多。何况青州初定,兖州也在接手当中,自己都顾不过来,还顾别人。别说周顗想不通,就是诸葛恢、葛洪也不愿意傅熙许下这诺言。
实际上,傅熙一是敬佩祖逖,二是祖逖身为徐州刺史,扼住了南北商道,交好祖逖以后对青兖的发展大大有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