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 第546章 风气败坏

第546章 风气败坏(2/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以狐仙镇百鬼 开局掉马甲,废太子你听我狡辩 全家带凳子吃瓜,真千金爆料啦 八零:冷面军官被病弱美人拿捏了 我在幼儿园做满汉全席,全市馋哭 武技特效拉满,我杀穿高武! 假千金她一身反骨,专治各种不服 斗罗,我靠面板成就神明 高武:我,人间武圣,镇压万族 五年后我携三个幼崽炸翻财阀家族

朱雄英秒懂,使劲拍了拍桌案上一尺多厚的资料,怒道:

“这是锦衣卫刚刚呈送上来的,你自己看看下面都成什么样子了。”

陈景恪走过去隨便拿起一本翻了翻,又是一阵血压升腾。

朱雄英说道:“看到了吧?都这样了,他们还反对朝廷出重拳,这与包庇罪犯何异?”

陈景恪放下卷宗,假意劝道:“陛下,阁老们公忠体国,您这么说实在太冤枉他们了朱雄英秒接道:“公忠体国?那就我是坏人了?那锦衣卫的报告是偽造的?”

“下面已经烂成了这幅样子,有人向上面匯报吗?”

“內阁统管国朝內政,他们就是这么管的?”

陈景恪说道:“按照按照以前的標准,这些確实不算什么大问题。”

“或许下面的人也是因此,才没有向上匯报。”

朱雄英怒道:“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如果还抱残守缺,那大明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落实僱工法你们拖延塘塞,打击犯罪你们觉得劳师动眾。”

“社会风气是怎么败坏的?”

“今天这里差一点,觉得没什么。每天那里差一点,又觉得问题不大。”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里差一点,那里差一点,社会的风气焉有不败坏的道理?”

“这点道理你们都不懂,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內阁七学士脸色別提多难看了,被指著鼻子喷,这还是多年来第一次。

但他们不敢怪朱雄英,而是恨极了下面的人。

劳资们天天维护你们,结果你们就弄了个这?

说实话,刚看到锦衣卫报告的时候,他们也无比震惊。

社会上竟然已经存在如此多的问题,这要是不管,恐怕社会风气、道德水准会大滑坡。

这对熟读华夏典籍的他们来说,是绝对无法容忍的。

他们可以接受穷,可以接受弱小,但绝不能接受社会风气败坏。

因为穷、弱小只是一时的,只要努力总有变富变强的那一天。

道德水准一旦大滑坡,那就彻底没救了。

陈景恪见气氛烘托的差不多了,再说就真的让人下不来台了,给朱雄英使了个眼色,

说道:

“阁老们也是被下面的人给蒙蔽了,相信经过这一遭,他们能认清现实,支持朝廷政策的。”

说著他又给几位阁老使眼色。

內阁学士们还能说啥,就坡下驴表示支持陛下的一切命令。

朱雄英也顺水推舟道:“哼,每人就此事给我写一份奏疏,明天就呈上来。”

“我要看到你们对此事的態度,和解决的办法,不要想糊弄我。”

见他將自称重新换成“我”,大家都知道暴风雨过去了,纷纷鬆了口气。

陈景恪又宽慰了几句,朱雄英也逐渐平静下来。

就在眾人以为事情就此过去的时候,他又突然开口说道:

“这次行动,需要动用地方驻军了。”

內阁七学士有五个大惊失色,动用军队?

但因为刚才的事情他们也不敢再强烈反对。

詹徽小心翼翼的道:“安平侯,此事是否再商榨一二?”

还不等陈景恪说话,同为七学士之一的傅安却说道:

“如果锦衣卫的调查属实,不出动军队是无法遏制此事的。”

眾人都知道,他在南洋的时候,也是杀的血流成河。

现在南洋能大治,多赖他打下的基础。

所以,对於他的意见,大家都不敢不重视。

景川公曹震也頜首道:“现在已经不是简单的处置几个劣绅、奸商那么简单了。”

“有百姓参与进来,光靠锦衣卫那点人,是无法解决的。”

“如果不能用雷霆手段將他们震住,反而会激起民变。”

他是元末乱世杀出来的,说出来的话更是没人敢不重视。

民变,一个熟悉又陌生的词。

大明已经有十七年没有发生过民变了。

研究歷史的都知道,即便是所谓的大治之世,都经常有民变发生,只是规模大小的问题罢了。

以大明的国土面积和总人口,十七年没有民变,在歷史上都是少有的盛况。

也正因为这么长时间没出现过民变,以至於很多人都下意识的忽略了这个问题。

所以当这个问题被重新提出,阁老们都心中一惊。

朱雄英也忍不住深吸口气,十七年没发生过民变,要是在他当政时期发生了,那这脸就丟大了。

所以他斩钉截铁的道:“此事就这么定了,景川公你和顾大都督儘快擬定一份方案呈上来。”

曹震回道:“是。”

朱雄英又看向另外六个人,说道:“我不管你们內心里是怎么想的,此事就此確定。”

“我不希望你们谁因为私心拖朝廷后腿。”

詹徽六人神情一肃,回道:“谨遵圣命。”

这是目前內阁和皇帝形成的默契,在事情做出决定前,大家可以各种提意见。

朱雄英就算生气,也最多喷他们一脸唾沫,不会真的拿他们怎么样。

但事情一旦决定,都必须全力以赴去做。

谁拖后腿谁出局。

之前他们反对激进推进人权,那是因为这个命令还没有正式下达。

现在朱雄英决议这么干,他们马上就放弃了自己的想法,开始围绕这个计划制定方案不过陈景恪也知道,目前的默契局面来的很不容易,也不想破坏。

所以他还是给几位学士解释了出动军队的原因。

先是讲了不管的后果有多严重,又说了查办的难点在哪。

“这次我们不光是要打击黑恶势力,还要同时把僱工法落实下去。”

“如此一来,劣绅奸商和黑恶势力很容易就会勾结在一起。”

“他们有钱有人,会发生什么事情,方才曹公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最后表示,锦衣卫力量不足,无法展开如此大规模大面积的行动。

也无法应对可能发生的民变。

地方差役不可信任,因为本地人会相互包庇。

况且就算他们不包庇,也会害怕被报復不敢出力。

军队就没有这方面顾虑了。

可以说,动用军队也是对地方官吏的一种保护。

“地方官吏置身事外,等锦衣卫和军队的行动过后,他们也好出来收拾残局。”

一番解释下来,几位內阁学士果然都露出释然之色,纷纷说道:

“安平侯顾虑周全,是我们想的太简单了。”

如此,在高层愉快的氛围下,达成了共识。

一旁的內阁行走们,也听得连连点头,並再次讚嘆。

还得是安平侯啊,这么棘手的事情都能快速的理清,拿出方案,並统一大家的意见。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