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三国风云之名将路 > 第三十六章 诸葛的烦恼

第三十六章 诸葛的烦恼(2/2)

目录
好书推荐: 盗可盗之非常盗 修佛破天 花开院 九天妖神 那谷山庄 常然同学 武迹寻仙 浮世仙劫 唯情逆道 极品废体

可是从事后传回来的消息看,李严不但对自己的良苦用心丝毫没有感激之心;反而愈发认定是自己从中作梗阻挠;存心不让他有开府、升迁的权利。

而这一次李严再度上书,实际上是在向他诸葛孔明施加压力:你千万不要以为在朝堂之上就能够把持朝政,我李严虽然人在江州,要给你诸葛丞相找点不痛快,还不是什么太困难的事情!

孔明长叹一声,他突然感觉到一股浓浓的倦意。这几年来的励jīng图治,再加上杨峰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农作物的种子,大汉的国库渐渐殷实起来。随着冶铁技术的提高,兵器的锻造水平也远远超过了魏、吴两国。应该说,只要再有一两年的时间;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变化,益州jīng兵北上陇右,经略西北;上庸士卒出宛洛,威慑中原。汉室说不定就可以一举复兴了。

可是,在这个当口李严却为了一点个人名利出了这么一招棋;一旦处理不当,诸葛亮真不敢想象刚刚有点起sè的大汉政权会有怎样的变故。远的不说,就在杨峰率领新练兵马南征时,自己还写信要李严调动江州部分兵马到汉中参加北伐的准备。可李严却再三推拖。这就是一个托孤大臣应该做的事情吗?想到这里,孔明的心里对李严不由生出了些许怨气。

看起来,是时候敲一敲李严了。孔明知道,李严虽然一直都有才名,但人缘却始终不好。究其原因,无非是李严自视甚高,待人又多有心机。说白了,就是只能顺毛摸,不能触逆鳞。

只是应该怎样把握对李严的处理呢?从表面上说起来,李严无非是为诸葛亮请赏讨封。总不可以拿这个做名目来对他进行打击吧。而关于孔明自己的猜测和分析,最多只算得上一面之词。

想了许久,诸葛亮坐回几案,思索着给李严写下了这样一封回信:

“吾与足下相知久矣,可不复相解!足下方诲以光国,戒之以勿拘之道,是以未得默已。吾本东方下士,误用於先帝,位极人臣,禄赐百亿。今讨贼未效,知己未答,而方宠齐、晋,坐自贵大,非其义也。若灭魏斩丕,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耶?”

这封信写毕,诸葛亮平复了一下心情,又动笔给皇帝刘禅写下了奏章:

“自先帝崩後,严所在治家,尚为小惠,安身求名,无忧国之事。臣当北出,yù得严兵以镇汉中,严穷难纵横,无有来意,而求以五郡为巴州刺史。臣知严鄙情,yù因行之际偪臣取利也,是以表平子丰督主江州,隆崇其遇,以取一时之务耳。严至之rì,都委诸事,群臣上下皆怪臣待严之厚也。正以大事未定,汉室倾危,伐严之短,莫若之。然谓严情在於荣利而已,不意严心颠倒乃尔。若事稽留,将致祸败,是臣不敏,言多增咎。”

写过这两封书信,诸葛亮的心境稍微平静了一些。孔明此时心里突然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疲惫。纵观大汉朝野,除开随先帝一同出生入死创业的老臣们,真正能够全心全意为光复汉室而努力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

廖立素来以机变聪慧闻名,可从来只是逞口舌之利,国政上始终不见其有什么作为。杜微、谯周等人学识冠于天下;可终rì里妄言天数,在朝廷上最多就是占个位置,出工不出力。其余年轻一辈,出类拔萃的人物更是屈指可数。

至于老臣们,赵云、马超、魏延的年纪都大了,刘巴、法正早亡;关平、刘封、关兴、张苞、马岱等人都不具备独挡一面的才具。说起来,似乎也只有杨峰可以和自己一起殚jīng竭虑,替自己分忧解难了。

想到杨峰,诸葛亮的心又沉重起来。一个多月之前,南征前线的战报说起杨峰率一千人马轻装深入南蛮腹地。随后的例行报告中再也没有关于杨峰的确切消息。虽然孔明相信以杨峰的能力应该不会在南征中遇上什么太大的困难。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有岂是一个“应该不会”能说明的?

叫来侍从将刚刚写好的两封书信分别送往皇宫和江州;诸葛亮取出南征地图细细研究。杨峰这一去南蛮腹地,必然是要从侧后方绕过孟获的泸水防线。有可能的话甚至可以直接攻击孟获的大本营——三江城。

这确实是一个大胆而有效的想法,可是,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没有任何消息传回来呢?难道杨峰真的在这期间遭遇了什么意外?

正在诸葛亮担心之时,只见门外侍者飞奔而入,口中高喊道:“丞相、丞相!南中急报!”诸葛亮猛然抬头,应道:“快传进来!”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