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放开我啊(1/2)
第416章 放开我啊……
杨再兴之语,赵构显然听得很高兴。
一旁曹成也言:“此番为忠义而战,兄弟们一个个都是百死向前,誓要把那些篡逆之国贼斩杀殆尽!”
且看当场,此起彼伏都是说话之人。
“是极,篡逆之辈,不得好死!”
“殿下放心,我等个个心中义愤,十数万大军,皆为心中忠义而至,此便是人心所向,管那苏武有多少兵马,不外乎名不正言不顺,那些人,皆不过是被那苏武钱粮所召,真与我等忠义之军死战,那他们定是不堪一击!”
“殿下,只待我等破了这广州城,必然震动寰宇,局势大起之下,天下有的是忠义之辈,定会四处响应,自古逆贼,不得好死,就如那王莽,看似权柄滔天,不过是表面光鲜罢了,苏武比之王莽如何?怕是比不上吧?殿下如今,定可行那汉光武帝之事,再造大宋!”
“对,说得对!”
“说得好!”
赵构本是听得极为高兴,却是连连听得苏武之名,心下莫名一沉,左右去看,也有话语:“诸位今日忠义可昭日月,小王心中着实感怀不已,不过呢……料敌从宽这是兵法所言,诸位还是不能过于小看苏武与他麾下之兵……”
倒是赵构一语,把众人无数的话语先堵住了。
却是杨再兴一语:“殿下,便是他苏武亲自来,我自也领兵冲杀而去,将他斩杀阵前!”
杨再兴如今的自信,也是打出来的,他是连战连捷,每每亲自冲杀在前,那杀起人来,真如切瓜砍菜,那些“瓜”与“菜”在他面前,只有争先恐后去逃的份。
赵构显然也是个念头念想极多的人,越是看得满场气氛不断拔高,他就越是觉得心中惴惴难安,何也?
他虽然没有真正亲眼见过苏武上阵打仗的威势,但他见过女真人的威势,连女真人都被苏武打得抱头鼠窜,那苏武……
还是要再提醒一下,便再开口:“诸位忠烈,上阵之时,一定要多多注意小心,苏武当真不同旁人,连女真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不可小觑。”
杨再兴倒是有些不快了,他一边表达自己的勇猛,这位殿下就一边要说敌人勇猛。
年轻气盛杨再兴,唯有一语:“殿下且看我明日破广州就是!”
赵构却还要说:“那广州城池里的军汉,是江南两浙来的,便是昔日剿灭方腊之军,那领兵之人乃河东兵马都总管王禀之子王荀,也听人说他作战悍勇得紧……杨将军一定小心才是……”
赵构几语,陡然把这气氛给说尴尬了。
诸多军将不言了,杨再兴也落座了,只一语去:“殿下明日看着就是!”
还是曹成来圆一下:“诶,殿下也是关怀兄弟们,上阵之时,刀枪无眼,殿下是不希望兄弟们任何一个人出得意外,殿下是希望兄弟们来日,都可以在复国之后,同享富贵!”
这话一说,杨再兴倒是面色好看许多……
可见这曹成能当大哥,也是有一些能耐的……
赵构立马也言:“对对,我就是此意啊……”
杨再兴起身一礼:“殿下放心,只看末将明日杀贼!”
赵构也是点头,他对杨再兴还是信得过的,见识几番了,那真是骁勇得超出人类的范畴了……嗯……至少超出了赵构昔日的见识。
“嗯,好,今日就议到这里,诸位自去备战,明日再兴先登而去,克下广州,大事就成了!”曹成很聪明立马去结束今日议事。
众将起身拱手而去。
中军帐内,曹成与赵构两人在座,赵构已然是满脸担忧之色,开口说着:“曹大帅啊,不是我非要说这般不合时宜之言,着实是那苏武……唉……”
曹成连连点头:“我自知晓,定是不能小觑了那苏武,殿下放心就是……”
“你明白我心中所想就好……”赵构稍稍心安了一些,却还是担忧无数……
也是这般担忧,才让赵构昔日从汉阳而走,赵构其实很聪明,昔日在汉阳城,他父亲在山顶纳凉,他却到处跑到处看,甚至还见了不少人,甚至连王渊就见过一番……
城外到处去问,问那些荆湖之军,对于此战如何看……
城内到处去问,问那些西军汉子,对于此战如何看……
再对比其父对待那场战争的态度……
当时,赵构就感觉到了,怕要出大事!
其实当时的局势,很多东西,一目了然,乃至很多人都心知肚明。
却是那些知道的人,都不与赵佶去说。
连种师道都不说……还指望何人能说?当然,也不是种师道不愿说,是那天子,已然一意孤行了,多说一句,不免有通贼之嫌……
赵构其实没多少心思,只是随便看看逛逛,就看出了端倪,岂能不私下里提前准备一手?
他也没想着要如何开溜,他只是提前过了江,也没远走,就在长江对岸等一等,他也希望等个好结果,没想到……
这一准备,就把他准备到了岭南之地……
真说这个时代真正的江湖大佬,北方自就是宋江,中间就是方腊,最南方,那就属曹成。
这是时代注定要起这三件大事!
没想到被赵构赶上了一件,也是阴差阳错。
只待第二天大早,十多万大军开始备战攻城,一团一团,一伙一伙,其实也还不差,至少有个基本的排兵布阵。
这一团一团一伙一伙的,自就是一个一个山头而下的贼寇,南方的山,比北方的山可多不少……
其中仔细去看,还有许多少数民族的部曲,可见曹成之名望,能把山里的少数民族都招下山来“共创大业”。
也可见,曹成昔日交际之广,必然也掌控了许多商路生意,势力着实不小。
也说这个时代南边的少数民族,许多与中原王朝,还真有对立。
也说大宋,南边羁縻四十四个州,从湖南湖北的部分,到四川、贵州、云南、广东广西的部分……
这个时代的少数民族,那是遍布南方,这些羁縻州,反叛之事本来就多。
战事要起了,将台之上,坐着的是曹成,赵构却并不出现在众人眼前,但他也盯着战场在看……
其实赵构还是藏着的,他自以为自己是藏着的……
但这般组织,哪里能不透风?甚至曹成许还有意拿他宣传……
所以,广州城内,早已听闻了城外之军,乃九王赵构之军。
所以,王荀此时站在城头之上,心中其实也有一些复杂,他不断去看,看的是城外诸般旗帜……
寻了寻去,也没寻到那个“赵”字,也没看到“宋”字,倒也让王荀大气一松。
心中也想,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九王在外,若是真在,怎么不见一个旗帜?
既然已经行了这起兵之事,那就已经没有退路了,干大事岂可惜身?
若是九王不在城外?
那怎么城内到处在传,说是九王之军?这种事情,空穴来风是很难的,九王走脱之事,那是朝中秘密,鲜少有人知晓。
最主要的是,岭南之地,天高皇帝远的,哪怕有点什么消息,一时半会也传不到这里来,曹成怎么可能直接就用得上九王之名?
而且这种事情,也太容易被拆穿了,一个亲王,是一般人能轻易冒充得了的?
那就证明九王真在城外?
那怎么又不见城外起旗号?
来去在想,王荀自己都有些懵,难道不该是旗帜举起来,名声传扬出去,招揽天下忠义?
王荀还左右去寻一番,寻那旗帜,还是寻不到……
城外牛皮鼓都敲起来了,也罢,容不得多想了,王荀左右看去,最后检查一次他亲自布置的城防……
自都是严阵以待。
那就战吧……
“击鼓!”王荀下令去,他早已是身经百战之辈,昔日在江南就剿方腊,麾下义乌兵,那也不知打了多少头阵,城墙是一座一座去爬,父子同上阵。
后来随在苏武身边很长一段时间,打的仗那更是惨烈非常,今日城外之贼,比之昔日方腊,其实差得远……
为何?
只看城外,呼呼啦啦,人山人海,一片黑灰看不到尽头,无数的简易长梯被扛在人群之前。
就是那无数黑灰,不泛金属光泽,那就是没甲。
昔日方腊,占据的是江南两浙富庶之地,甲胄兵刃,或者铁器匠人,多了去了,很快时间就能置办起来不少甲胄。
但这里不同,虽然广州以及周边富庶,但只要离开广州之地,其实都很贫瘠,哪里置办得出来多少铁甲。
这也就是此时此刻,广州重要的原因。
一旦贼寇破广州,那真就大不同了。
贼寇当真冲上来了,不过一二百步。
王荀面不改色,站定城楼,好似丝毫不急。
城墙之上,自有那军官军令在喊:“放箭放箭!”
箭矢如雨而去,天空中一片黑点,仿佛遮天蔽日。
上一箭矢还在空中飞着,下一箭矢就已经又出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