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等待(1/2)
第403章 等待
“影片中的每个场景、每个画面都是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真实写照,导演並且很巧妙地將文化与人物的生存环境紧密联繫起来。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歷史阶段的时代风貌,这些中国独特的人文景观被恰如其分地运用到影片之中。当然,片中的中国歌剧更是不可或缺的一大文化亮点。
因此,我们可以说这是一部有著深刻中国文化內涵的影片。”——《费加罗报》。
“难得一见的东方故事,別出心裁的视角,展现出了一段炫目的中国歷史。新科金狮奖的获得者,赵坤这位年轻的中国导演,给坎城带来了一部真正的大片。”一一《综艺》。
“开场令人惊艷,首尾呼应同样让人印象深刻。儘管影片在剪辑和节奏控制上有所欠缺的地方,片中偶有衔接不上之处,也有故事讲述过快和过慢的部分。但对於一位年轻导演来说,已然是十分优秀。当然电影中最令人难忘还是那位风华绝代的程蝶衣,他的表演弥补了电影中的不足。”一一《银幕》
第二天,坎城的两大场刊和主流媒体都对《霸王別姬》做出了评价。
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首先肯定了这是一部大片。
毕竟影片中华丽的服饰,盛大的场面,充分詮释了这一点。
然后对电影中所展现的文学內容、镜头技术、灯光技术、拍摄技术、人物造型分析,以及空间背景技术分析等等都做了详细的阐述。
或许存在部分小瑕疵,但瑕不掩瑜,结论就是一部好电影!
尤其是对张国荣的表演,评价非常高欧洲观眾其实並不认识这位香港的大明星,有些媒体甚至连夜查他的资料,才得知原来这是一位风靡亚洲的大歌星。
老外不懂京剧,连翻译都翻成“中国歌剧”,在他们眼中可能歌星和歌剧演员之间是共通的。
最终《霸王別姬》媒体给出的评分是2.9分,不满3分,仅次於大热的《善意的谎言》。
之前说过传记电影是很容易获奖的,但《霸王別姬》是史诗,而且元素更多。
至於评分嘛,只能说英语片天生具有优势。
啥,《黑色通缉令》当初为何能够评分很高?
那是因为欧美观眾喜欢玩风格的导演,《黑色通缉令》的非线性敘事和环形敘事结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那是开宗立派,玩出了一种新的结构模式。
相比之下,《霸王別姬》还是属於中规中矩的传统电影模式。
此时的坎城没有国內媒体,倒是香港和湾湾的媒体来了几家,针对目前《霸王別姬》在坎城的热度,各种通稿拼了命的往回发。
“《霸王別姬》惊艷亮相,哥哥征服坎城!”
“哥哥雌雄莫辨,一见霸王误终身!”
“《霸王別姬》是一部史诗电影,大陆的史诗电影,特別是平民史诗。论史实就不能迴避问题”
好吧,这一家是湾湾媒体。
“阿荣,你在坎城火了,说不定还能拿影帝呢!”
亲眼目睹了几位外国影迷上前找张国荣签名,坐在对面无人问津的张丰易难掩羡慕。
张国荣瞟了一眼坐在他身边的那位叫索菲亚的义大利记者,笑道:“你不是也收穫挺大的么!”
索菲亚笑道:“张,你和丰易都很棒。但我觉得你还是要更棒一些。”
赵坤也和他们坐在一起,刚刚还接受了索菲亚的专访,他在义大利还是知名度蛮高。
只是这娘们的中文实在口,赵坤还是更愿意用英文跟她交流,
“索菲亚,你觉得张有没有机会拿到影帝?从你记者的角度来看。”赵坤问道。
怎么说呢?
目前有关《霸王別姬》的舆论和影迷的討论度,张国荣作为演员的热度似乎已经盖过了电影本身的热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