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 咱家也去(1/2)
大唐武德九年八月二十八日。
长安玄武门大开,一队队玄衣甲士乘马而出。
甲士之后,胯下什伐赤、身著黄金甲的大唐天子李世民,纵马出城。
李世民之后是十名年轻的千牛备身,和十名同样年轻的备身左右,最后是数十名文武大员。
四十里路程,战马收韁慢跑,不到一个时辰后,他们来到了渭水南岸。
两千玄甲军摆开阵势,李世民与文官武將越眾而出。
眾人都朝对面看去,渭水之北,毡帐林立,密密麻麻,一望无际。
內中有些文官倒吸一口凉气,看这阵仗,突厥大军十万不止,可能二十万是有的。
一员四十余岁,脸色有些蜡黄的將领,在马上对李世民一抱拳:“陛下,在我大唐疆域,长安左近,岂容胡虏横行,臣愿与咬金过桥冲阵。”
李世民微微一笑:“叔宝,今日勿须冲阵,你与知节在此压阵,看朕如何却敌。”他环顾一下身边眾千牛与文武官员,高声叫道:“朕来点名,点到者来朕身边。高士廉、房玄龄、周绍范、李孟尝。”
四人大声应诺,拨马来到李世民身侧。
李世民又看向自己的侍卫们,指著其中一人:“安元寿,你也出列。”
李世民一马当先,来到渭水桥头,身后五骑紧紧跟隨。
渭水北岸的突厥人,早已看到这边的动静,也列好了军阵。
頡利可汗手搭凉棚看著对面,见有六骑站在桥头,眯眼一看,中间马上金甲武士好像是大唐天子,心里暗暗吃惊,又见执失思力没在其中,心下就是一沉。
执失思力是他的心腹,一早被他派去长安,面见李世民,既想窥探唐军虚实,也有耀武扬威之意。
李世民可不是好脾气的人,见执失思力態度蛮横,言语无礼,一怒之下,將他扣押,囚禁在了门下省。
頡利对身边的突利说道:“大唐天子亲至,你我叔侄也不能输了气势,迎上几步。”
叔侄二人拍马向前,也来到桥头,隔空对李世民施了一礼。頡利说道:“见过大唐天子,天子安好。”
李世民稍作还礼,大声道:“可汗,前者我大唐曾与你结盟,如今你为何背弃盟约,兴兵前来?”
頡利狡辩道:“今日我不算背盟,只是带儿郎们来大唐游玩罢了。”
李世民道:“那好,就请可汗退兵。”
二人虚头巴脑对答几句,突利扯扯頡利衣襟,叔侄二人往远处看去,对面烟尘滚滚,旗帜飘扬,又来了几支唐军。
頡利小声道:“梁师都不是说长安空虚吗?怎么还有这些人马?”
突利道:“叔父,唐天子乃百战名將,应当留有后手,看他一人当先,並无一丝惧怕,还不知能调来多少兵马,不如撤军吧。这些时日,儿郎们也抢了不少,不算空手而归。”
頡利看著侄子,这小子与唐天子是结拜过的,难保不会怀有异心。况且执失思力被唐人扣留,不能知道唐军底细,还有前日阿史德乌没啜在涇阳大败,消息传来,我突厥勇士有些失了锐气。
这样与唐军对峙下去,大约是討不到便宜了,要不,那就撤军吧。可是不能这样就走,总要想些办法,勒索一番再走。
他抬起头,大声说道:“大唐天子,请你迴转长安,今日我可以遣人再去与你相谈,但你须放了执失思力。”
北岸唐朝君臣,总算稍稍放下了心。
回到显德殿,李世民又与文武重臣们商议了一会,议题就是如何与突厥来使谈判。大家意见基本一致,皇帝刚刚登基,朝局还有些不稳。再者,唐军施行府兵制,比较分散,难以在近日內集结起来,京师这里只有几万军队,不宜与突厥野战。
还是谈和吧,暂时先不考虑顏面问题,付出点代价也是值得的。今后休养生息,秣马厉兵,总要找回场子。
李世民暗暗咬牙,今日之耻,来日要你百倍偿还!不出五年,朕必叫頡利灰飞烟灭。
文武官员们散去,李世民留下秦琼与周绍范。
李世民走下玉阶,关切地对秦琼说道:“叔宝,你要好好將养身体,我见你面色还是不佳。”
秦琼十分感动,虎目中微有泪光:“微臣贱躯,多谢陛下掛怀。臣戎马半生,歷经大小战阵二百余场,屡受重伤,前前后后流血几斛,如何会不生病?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臣已经看淡。”
李世民拍拍秦琼肩头:“叔宝,不要这样想,天下已经安定,你要好好活著,我与你君臣长久下去。军中之事,你觉得身体好些,就管一管,稍有不適,你就回府安歇。”
他好像想起了什么,面现喜色,说道:“叔宝,今有一桩奇事,讲给你听。”他拉著秦琼与周绍范坐下,把嶗山那里有海外皇子来到之事,大略说了一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