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46 咱家也去(2/2)
皇帝即位不久,就有外国使节来覲见,当然是喜事,秦琼起身向皇帝道贺,周绍范也隨之道贺,以示他也是刚刚知道此事。
李世民又道:“即墨县奏疏中说,那位皇子隨行有三位女伴,其中一人是他国什么,哦,皇家医学院祭酒家的女公子,应当医术不错。等她到了长安,请她为你诊治一番,也许有些功效。”
秦琼道:“天朝上国的名医都不能治得微臣旧疾,一个番邦小女子还能强过他们?臣不抱幻想。”
君臣三人说笑一会,李世民道:“叔宝,即墨到长安两千六百里,沿途似乎有的地方还不甚太平,朕想派兵前去应接来使,就从你左卫之中抽调兵马,你须拣选最优將士,不叫坠了我唐军威风。”
秦琼叉手:“臣领旨。不知陛下打算派多少军士?以何人统兵?”
李世民道:“就派五百人,编作两团,每团两百人,余者百人,作为中军,每人配备双马。至於何人统兵,叔宝你说。”
秦琼想了想,说道:“校尉两名,应该由將军统领,大將军级別过高,不如叫中郎將吴黑闥出马。”
李世民道:“行,就依叔宝,那就吴黑闥。”
吴黑闥是秦琼的瓦岗旧友,这次出公差,又没危险,又有功劳,秦琼自然要想著他。
李世民又道:“校尉呢?”
秦琼道:“最好由陛下定夺。”
秦琼不糊涂,自己提名一个就够了,別啥都管。
李世民道:“你们几家的娃儿都小,只有敬德家的宝琳已是成人,算他一个。”
周绍范道:“陛下,尉迟宝琳跟隨他父出征,现在涇阳。另外,宝琳只是队正,品级太低,一旦叫他担任校尉,只怕军中不服。”
按唐朝军制,每团二百人,置校尉一名,正六品上;团辖两旅,每旅一百人,置旅帅一名,从六品上;旅辖两队,每队五十人,置队正一名,正七品上。
尉迟宝琳现在是队正,一下子提拔到校尉的位置,確实有点速度过快。
李世民道:“朕知道,此间商议完毕,你就派人去往涇阳,將他调来,最迟明早须到长安。”
他又说道,“此次派员去即墨迎接来使,皆是临时差遣,不是常任,过后职级取消。当然,如果哪个娃儿做得勤勉,差事办得好,朕也不介意提他一提。”
周绍范领旨,他与秦琼对视一眼,都知道皇帝这次想派一些年轻人去歷练一下,做得好,升迁转正就在眼前。这也难怪,外国皇子使节是个十九岁的少年,咱们这边最好也派少年过去,这叫外交对等。
说来皇帝对勛臣们还真的照顾,有好事就想著咱们,接人的差事多简单,哪个做不来?可惜咱两家的孩子都小,老周的儿子八岁,秦琼的儿子才两岁。
李世民接著道:“至於另一名校尉,就派安元寿吧。他十六岁就隨朕左右,本身就是千牛备身,正六品下,足够了。”
“以下安排,周卿你记一下,等会你去中书门下,叫他们擬詔,从速办理。告诉他们,虽是临时差遣,也须正规手续,勿叫外国使节以为我大唐轻视於他。”
周绍范再次领旨。
李世民道:“来使身份是一国皇子,我国也须去一宗室,就让赵郡王家的老大李崇义去吧,职务为殿中省尚乘奉御。”
“鸿臚寺当然要出面,叫萧瑀家的长子萧锐,代表鸿臚寺,正好他也是我女婿,又是前梁国皇帝之孙,很是合適,职位嘛,鸿臚寺主簿,再加千牛备身衔。另外,鸿臚寺典客署还须派人跟隨。”
“来使携带高產良种,司农寺自然不能閒著,著杜如晦家的长子杜构,代表司农寺前往,任司农寺上林署令,也加千牛备身衔。司农寺导官署也须派人跟隨。”
“好了,就这样,叔宝你回左卫告知吴黑闥,点选兵马。”
秦琼领旨下殿。
李世民对周绍范道:“孝范,人手你可调配妥当?”
周绍范道:“回陛下,一切就绪,都是太子右內率中得力之人。”
李世民道:“那好,你先去中书门下传旨,然后就离京吧。山东之地还有些不甚太平,你多带几个武艺高强些的隨你左右,一路小心。”
周绍范眼眶有些发红,叉手施礼:“多谢陛下厚爱,微臣定会平安归来,微臣还要为陛下效力几十年呢。”
李世民坐上御榻,又想了一下,觉得没什么疏漏,於是开始批阅奏章。
过不多久,一个內给使走进大殿,向李世民稟报,右武卫大將军程知节求见。
李世民隨口道:“叫他进来。”
內给使出去,一个魁梧大汉走进,来到丹墀前,叉手施礼,然后开腔,嗓门颇大:“陛下,臣听说要去接个外国皇子,尉迟家还有安家的小子都派了去,为甚的不叫俺老程家的娃儿去?咱家也要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