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7 要学礼仪(1/2)
李世民往丽正殿走去,一想起张明对未来的梦想,就不由心里发笑。当他走进殿中,见到长孙皇后,再也忍不住,终於又开怀大笑起来。
长孙皇后迎上,见丈夫二话不说,就是一个劲地笑,不由好奇心大起,说道:“二郎,发生什么好笑之事?独乐乐不如眾乐乐,说给妾身听听。”
李世民说道:“此事本来就与观音婢有关,我回来就是要告诉你,可能今后你还要帮別人抚养个儿子,哈哈哈。”
长孙皇后一头雾水,与自己有关?还要帮人养儿子?她大眼睛眨眨,看丈夫还是笑,就摇著李世民肩膀,有些撒娇道:“二郎说嘛,再有趣的事,就你一个人笑,有甚意思?快说出来,妾与你一同笑岂不是好。”
李世民终於止住笑,擦擦眼角笑出的泪,拉著长孙皇后坐下。
宫女端上饮品与几样瓜果,放到天子夫妻面前的案几上。李世民挥挥手,让她们全都退下。
长孙皇后拿起一个硕大的石榴,正要去掰,却递给了丈夫,李世民接过,稍一用力,將石榴掰开。长孙从丈夫手中接来两半石榴,半个放到案几上,手拿半个,剥了一粒,送入丈夫口中。
李世民道:“观音婢,你可知今日皇城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长孙皇后道:“知道啊,宫中已经传开,说是大安国的皇子使节,今日到了长安,入住在鸿臚寺寅宾馆。”
李世民道:“不错,张照临上午抵京,我命几位宰相亲到春明门外相迎,也算给予了最高礼遇。”
长孙皇后道:“自张照临被吴黑闥將军接到,护送前来长安,中途发生的事情,吴將军隨时派人送来奏报,二郎都会说与妾身知道。叫妾身想不到的是,这位张照临竟是这般宅心仁厚,一国皇子,会为了救一个毫无瓜葛的女子性命,让自己的孺人,哦,他国那里叫做侧妃,在他身上抽血,真让妾身想不到呢。二郎你一进门就笑得这般开怀,莫不是与张照临有关?”
李世民道:“正是,不过提到今天之事,还要从你兄长那里说起。”
接著,李世民就把那天长孙无忌在崇教殿上,有关张明的分析,简明扼要讲给长孙皇后。
长孙边听边沉思,然后说道:“二郎,妾身大兄虽有些多疑,不过猜想的还是有些道理。假如真似大兄想像的那样,这个张照临野心定然是有的。”
李世民道:“所以这几天,我总在想这个事情,如何才能探明他究竟是怎样的人?不过我怕你也为此烦恼,就未对你提及。”
长孙皇后有些明白,问道:“难道二郎今天见到张照临,与他交谈过?这怎么可能?按规制,外国使节在没有正式朝见,递上国书之前,你是不能私自召见他的。”
她又笑道:“就如两家婚配,已经下了聘礼定了亲事,但是不到洞房之夜,一对新人不能见面。”
李世民又一阵笑,便把今晚和长孙无忌一起,扮做李孝恭的隨从,到寅宾馆去见张明一事,从头到尾一字不落,讲给妻子听。
果然不出所料,长孙听罢,也是忍不住,不顾形象大笑起来,边笑边道:“难为这个张照临,会想出这么个绝妙无比的好主意,他带著娘子们归国,生下儿子叫他结义兄弟抚养。”
“他夫妻四人挥挥手,瀟洒离去,他兄弟抚育侄儿,今后还得操心侄儿的婚事,要不如何为他范阳张氏开枝散叶?张照临真是天才,二郎你说,这主意他是怎么想到的?”
夫妻二人笑了一会,长孙皇后道:“这下好了,张照临为了能够回到父母长兄身边,心思无所不用其极,断然不会是因为与其兄长爭夺皇位而被放逐,二郎可以放下心来,任用张照临为我大唐效力。”
李世民道:“其实这里还有一个疑虑,是为夫这两天想到的,今晚也算一併解决。”
长孙皇后有些诧异:“除了所谓爭嫡之说,二郎还有何疑虑?”
李世民道:“这个疑虑是我听了辅机的猜测之后,才想到的。当时我想,张照临与那几个小子才认识几天,就能让他们与他结拜为兄弟?他是怀著什么目的结拜的呢?”
长孙皇后有些不以为然:“二郎你这真是多虑了,吴將军奏报里讲得很清楚,是程大將军家的小子先提出来的,张照临才答应的。”
李世民道:“不,我觉得是张照临引诱他的。那些天张照临在讲三国,一直著重说起刘关张桃园结义,但《三国志·关羽传》只云『先主与二人寢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隨先主周旋,不避艰险。』《张飞传》只说『张飞少与关羽俱事先主。羽年长数岁,飞兄事之。』从未说什么三人有结义之事。”
“张照临才学那么高,自然读过《三国志》,他故意在那几个小子面前说什么桃园结义,不正好引的那帮小子热血沸腾,程知节的儿子年岁又小,哪受得了他的引诱,还不正入他彀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