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事了离身,富商炫富(1/2)
第135章 事了离身,富商炫富
“姑父,林千鑫一家,我就不留了,谁叫他们没听过,箭射出头鸟!”
“什么箭射出头鸟,我看是你心眼小!”林如海调侃道。
两人说笑间,一家十几口被安排的整整齐齐,自此林黛玉再也没见过这位,想要娶她的族兄和他家人了。
可见林如海这人也不是什么善茬,同族中人说处置就处置。
两人都很有默契,对於是谁下毒和背后之人,他不想深究,贾璃也没有多事。
但林如海真的没有恨意?肯定不是,只不过是势弱,不得不低头而已。
接下来的日子,林如海养身为主,閒暇时间,拿著贾璃给的和前明市舶司的资料认真研究分析。
最后写了封团锦簇的奏摺,將当前和愿景都写的清清楚楚。
本来大顺沿袭前朝之制,应该也要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诸国朝贡和贸易事务,税收由各省自收自支。
可不知为何,太祖时期建立机构时,独独封了这市舶司,改为礼部直接负责诸国朝责事务。
封了市舶司这点,贾璃和林如海也是百思不得其解,有税不收干嘛?怕有些东西进来?
比如这一时期,可能会诞生如笛卡尔、斯宾诺莎、伏尔泰、卢梭、黑格尔等人及其相关著作。
启蒙运动、自由主义思潮和理性主义思潮可能已经诞生。
尤其是大顺朝规定外国货物可进,但任何书籍都不允许进入,一经发现抄家灭族,可能就说明问题。
林如海的奏摺中说,按照目前港口的货物吞吐量,起码能收上来800-1000万两银子。
就算分润出去一部分,私底下也有个800万两左右进入內库。
其实有没有这么多收入,林如海也不知道,但不妨吹吹牛逼,早日跳出这个泥潭。
用贾璃的话,“林如海这么卷,不仅坑了自己,还坑了后来人”,邵炎彬在广东举手表示同意。
林如海这边也是有特殊渠道,將奏摺秘密的递给了太上。
此事太上有没有同意並不知道,只是来信让林如海亲自赴宫內敘职。
林如海明面上又递了一份奏摺给当今,病重难以为继,请辞巡盐御史一职。
至此,此次杨州之行圆满完成,贾璃也获得了见证值3000点。
贾璃很是不满系统的算法,为何挽救林如海性命,怎么就如此少的见证值。
出京一趟,没捞到多少见证值的他,也不过系统,只得捏著鼻子认了。
在杨州耽误了不少天的贾璃,准备启程前往苏州,他还有公务要处理,他可是打著兵部旗號前来的。
而王熙凤这娘们,拉著林黛玉在杨州玩疯了。
东关街、仁丰里这些地方,王熙凤逛过几次后没什么兴趣。
瘦西湖二十四景,“两堤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十余家之园亭合而为一,气势俱贯”,王熙凤也只是称讚了一声。
不知道是不是在荣国府给穷憋屈了,这娘们最喜欢在杨州新城,四处寻找各种豪商的斗富场面。
每次拉看贾璃和林黛玉,看的激动不已。
杨州地处大运河和长江交匯点,交通十分便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