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会议(二)(1/2)
第120章 会议(二)
“团长,不瞒你说,其实我也是孤儿。”
“光明使者,我的父母虽然健在,但听我父亲说,我的爷爷也是孤儿出身。”
“停!”刘易抬起手打断了他们的疯狂暗示,“不过一个姓氏,你们还要跟孩子们抢么?”
莫尔斯辩解道:“又没有不让孩子们用,只是我们也想有个姓氏罢了。”
见群情激奋,刘易只好妥协道:“隨你们吧,不过我还是建议你们不要用“光明”作为姓氏。要知道,你们还会活很久,以后也会成就自己的功业。到时候再为自己定一个更合適的姓氏不好么?本来我们这伙人里重名的就多,到时候都叫琼恩·光明、艾德·光明,谁能分清你们谁是谁呢?”
人生下之后,取不同的名字本就是为了区分彼此。如果一个小队十个人里就有三个重名,点名时三个人同时答到,那將十分尷尬。因此,这波意图改姓的热潮就被刘易轻易镇压下来。而“光明”这个姓氏,也顺理成章地按照莫顿修士的预想,成为了將要成立的孤儿院里的孩子们专用的姓氏。
接下来,会议的第三项议题是粮食问题。这已经是一个老大难问题了,从刘易率领著第一批难民刚到修道院时,就已经困扰看约翰等人。只是那时候人少,不像这会儿这般紧迫。现在修道院要庇护將近六百號平民,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刘易毕竟是个在城市长大的孩子,对於怎么在乡野討吃的没啥概念。如果处置不好,
不仅会有人饿死,还会摧毁安舍教团的信用。因此,这件事情必须集思广益。
“粮食的確是个问题,现在修道院里储存的现成的粮食很少。但如果我们不把食物局限在修道院的存粮,而是只求吃饱肚子,那么咱们周边的资源也够餵饱所有人。”
约翰身边的克里兄弟说道:“河间地本来就是一块肥沃的土地。即便不用刻意去耕种,野外也有很多可以食用的东西。比如说,森林里的根茎类植物,把它们从地里拔出来后,和水一起研磨成浆液,晒乾之后就成了麵粉,可以用来烤麵包。虽然口感差一些,但是能够饱腹。”
琼恩的副手,出身於农家的特里克也补充道:“是的,还有野麦子。有一些被荒废多年的农田,虽然无人耕种,但以前有人在那里种地时难免会遗留下一些种子。这些种子即便无人照顾,也会自然生长出来。不过,它们不太容易从杂草中区分出来。虽然一亩地可能连二十磅粮食也凑不齐,但如果不交税的话,养活几个人问题不大。”
接著,从血戏班的暴行中倖存下来的另一个修士,盖尔兄弟也开口说道:“神眼湖里有很多肥美的鱼。往年,如果院长送走太多好酒,修道院里的进帐就会大量减少,兄弟们的日子也会难过起来。买不起牲畜的时候,我们就靠从神眼湖里捕捞的活鱼来补充肉食。
现在修道院里负责打鱼的只有三条小船。如果把打鱼的船只数量扩展到十条,那么每天打来的鱼肉足够这六百人吃的。”
刘易有些不太相信:“能打到这么多鱼么?”
盖尔修士重重点头道:“能。光明使者,你可不能小看神眼湖,只要愿意力气,再养六百人都没有问题。尤其是战端开始后,打鱼变得更加容易了。”
是呀,其他的打渔人都被杀完了,可不就更容易了么?
“好吧,那就多派些人捕鱼吧。”刘易向约翰问道,“船只够不够?”
约翰也赞同这个计划,他解释道:“之前没有派这么多人去捕鱼,只是因为没有必要而已。临湖的村庄肯定都会有渔船,我们再派人去收罗一些,无论新旧好坏都先带回来,
修补修补就能用。实在不够的话,就重新做几条,木材管够。”
来自塞外的自由民艾欧里亚也说道:“还有野猪和鹿。我在森林里放哨的时候,时不时能看到野猪、鹿或者野兔这样的野兽在森林里閒逛。如果不是身上背著任务,我怎么都得打几只回来给大伙儿解解馋。”
“可是那些动物是本地领主的財產。”邓肯·贝克提醒道,“这些野兽如果是在修道院的领土里出没还好,但如果它们出现在其他领主的土地上,又被我们抓回来,那么派去狩猎的兄弟们就可能会被当作盗猎者被抓起来。”
刘易听到这里来了兴趣:“哦?真的能被抓起来么?”
邓肯没有察觉到刘易语气中的兴奋:“也不一定,如果跑得快,不被抓住现行,问题就不大。但按照艾欧里亚的想法,要把这当作正常食物的补充,去得多了就容易出事。”
刘易毫不在意地说:“没事,森林里的野兽天生天养,今天在这个领主的土地上,明天就可能跑到另一个领主的土地上,它们不属於任何人。如果哪个领主敢因为这个找麻烦,我们就用剑来为兄弟们辩论。”接著,他对艾欧里亚指示道,“艾欧里亚,这件事就交给你了。你从难民里挑几个有经验的猎手或者弓箭手去捕猎,但注意不要捕猎幼兽,要给它们成长的时间。”
艾欧里亚点点头:“当然,就算在塞外,我们也不会捕猎幼兽。”然后他转向琼恩,“能让白灵去我那里帮忙吗?”
琼恩回答道:“等会议完了你自己去跟它说吧,它自己要是愿意,我也没意见。”
刘易插话道:“既然你要带上白灵,那就把小铃鐺也带上吧。前段时间跟看我到处跑,可把它憋坏了。”
艾欧里亚是和刘易一起出去散步的烈日行者之一,他亲眼看到自己的老乡熊被要求成天坐在一辆小马车上发呆的可怜样子,所以也没有拒绝,答应道:“行,我走的时候带上它俩。”
“不过依靠这些方法收集的食物,只能解一时之忧。长远来看,还是得依靠我们自己的力量,耕种田地。”刘易看向约翰问道,“约翰,修道院辖下的土地全部种满,能养活这六百多人吗?”
约翰回忆了一下,回答道:“在和平年景,修道院辖下的领土曾养活过两千多人。那时种的是玉米、小麦之类的高產作物,农民家里有余粮,又不用担心被人劫掠。可是现在修道院的储备不足,只能多种南瓜和土豆。等到收穫的时候,勉强够吃,但要养活更多的难民可能力有未逮。”
“那还是得靠交易啊。”刘易想到之前在黄金大道附近蹲守西境人的补给车时听到的传闻,知道河湾地號称七国的粮仓,便问道,“我们有没有可能去河湾地买一些粮食回来?”
盖尔修士曾经在修道院里担任和商人对接的职务,他说道:“当然可以。河湾地的气候温暖,水量充沛,地形平坦,粮食產量比起河间地还要强一些。那里的粮食又便宜又充足,只要有钱,就会有粮商出售足够多的粮食。只是有两个问题。”
“什么问题?”刘易追问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