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刀剑如梦》引争议(1/2)
() 如梦初醒的众人疯狂过后,都庆幸今天的到来,能够听到这么勾人心魄的仙乐,真的是人生一大幸事,就如楼上那位仁兄所言,就算听完了立马去死,一现在的心情,那也是妥妥的。
一张酒桌上的一位小娘子满脸红霞,水汪汪的眼睛看着台上的周新,口中念叨着:“叶郎君能够演奏出如此神曲,无愧是一名修真者,刚才我的心都要跳出来了。“
同桌的一位学子打扮的书生也感叹着说:“是啊,曲子好听,不过,曲词我却没太听清楚,好像还很长的样子,唱的也太快了。“
他旁边头发有些银丝的中年人撇撇嘴,说到:“我承认曲子是好听的,但叶大郎那根本就是将词念出来的,根本毫无技巧可言。我跟你们说,我之前可是听过顾三娘顾大家唱曲的,那才叫悦耳动听,婉转如意。“
小娘子不乐意了:“那你是说叶郎君不会唱歌了?哼,我就是喜欢叶郎君唱的歌,他唱的也不差。“
其他桌上的人也开始议论纷纷起来,褒贬不一。接下来就是《倚天》正式演讲内容,人们纷纷的放下议论的话题,开始聚jīng会神的聆听起来。
但是对于这种新的音乐形式和那种叫做录音机的法器却是在这些人当中流传起来。
有人说曲子荡人心魄,也有人说曲子肤浅至极,但毕竟听到的人也就是酒楼里的那些人,引起的讨论还比较有限。
不过随着《倚天》故事的进行,每天人们都能听到那首曲子,渐渐的就有人接受并喜欢上了它,这些人大都是普通大众而且大部分是年轻人
,他们文化程度不高或者接受能力很强,觉得曲子直白动听,让人热血沸腾,曲词也一听就懂。
而那些讨厌曲子的人则大都是属于文化阶层。对他们来说,曲子有自己固定的形式,曲词更是考究,而且在他们看来,听曲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严肃的高雅的仪式xìng的活动,但是周新的唱词却是粗糙之极,简直就是白话,这和勾栏瓦肆的yín词滥调也差不多了。
但总的来说,听书的大都是普通大众,那些文人士子等等的因为已经是周新的书迷的缘故,虽说一开始听就不喜这种节奏快让人耳眩目迷的歌曲,毫无深度的曲词,但是不得不说还是好听的。
所以前几天一直就是叫好声,但是这两天忽然间《八卦报》卖得极好,这份报纸不定期得出,由于还是雕版印刷,出版的间隔时间也是比较久,而且范围就仅仅限于临杭城内,而且销量一直就半死不活。
这次销量忽然的逆转,是因为上面的一篇报道,报道的标题是“叶大郎说书配新歌,歌词肤浅至极!“下面就是对歌曲从曲调到唱功到歌词进行了深入的批判,显然他们还没有学到分析这个词,但是已经将将分析用到这篇报道上,满篇幅充斥的都是极具个人sè彩的强烈的批判。
报道一出,就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好奇,一传十十传百,都纷纷的去买报纸看个究竟,那些不识字的也是在公共场所让那些识文断墨的人念给他们听,真可谓坏事传千里。但是八卦报也一时间销量大增。
这让八卦报后面的那些股东们都很是高兴,开张以来终于看到了曙光,可惜的是报纸雕版花费的时间太多了,而从华玉书局那边挖过来的一个印刷工人倒是将活字印刷的大体意思说了下,但是目前实验结果看来都不太让人满意,因为材料的原因印刷出来的报纸字迹模糊不清,有些甚至印不上,让诸位书商很是恼火。
不过通过这次的事情至少让他们明白了,只要抓住对手痛斥,就会带来报纸的销量,于是,渐渐的八卦报开始成为了反对叶文轩的一份报纸。
而周新拿着那份报纸,说实话一开始也很是生气,但是静下来思考过后,渐渐感觉出了自己的cāo之过急。
要知道即便在自己原来那个世界,流行歌曲的发展史也经历了很长的一段历史,而且还是从西方音乐中渐渐学习发展起来的,那种大上海的歌女唱的,还有六七十年代的邓丽君徐小凤那种软绵绵的歌曲。再后来才是有些摇滚味道的流行歌曲。这个世界只有传统的戏曲小调,那些乡野民歌都是上不了台面的东西,而自己一下子就把这种趋于成熟的流行歌曲拿了出来,肯定会受到阻力,但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当时周新让特意请到华玉门的孙羽玄和戚雪薇听了一遍由他倾情演唱录制的《刀剑如梦》,孙羽玄两眼亮晶晶的看着他说:“这种乐器配合真是惊艳,你一定要教我。“
戚雪薇则是撇撇嘴说:“曲子还不错,但是词真是平白得很,就像说话一样,而且你怎么都是念出来的,我还从未听过这种演绎曲子的方式。“
周新朝她翻翻白眼,说:“拜托,这是唱懂不懂,我要真的念的话,怕你们接受不了。“两女都被他的样子逗笑起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