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西凉纪行 > 第二节 消逝的时代

第二节 消逝的时代(2/2)

目录
好书推荐: 幻元空间 介于石 万丈龙门 神魔炼体不死变态 斩仙诛神 诡谋家 秦志强的官场人生 超龙神运 非怪勿进 都市傲诀

01:24AM,隆隆浪涛声中,灯光逐点熄灭,星光则渐渐明朗.得幸免难的些许人们,漂浮在新海域上,仰望着那些失去光芒,但依旧矗立的残破楼宇在月光下反shè着渗人的惨白.它们的倒影在缓缓平静下来的海面上,绘chéng rén类史上最为诡异凄凉的画作.这一夜,燕京携着人类科技复兴的最后希望,永久沉入东亚宁静海底.科技时代宣告谢幕.这一年八月,哈里斯堡会议召开,会议做出决定,取消旧元.至此,人类进入大洪水元年.

如今,当列车滑行在秋rì泼洒的高原时,唐土的纪年是洪后438年.而倪骏翻开的书本上,一句话写着:记,西元90年,即洪后初年......

据这本书的记载看来,洪后的世界,可说是荒凉而惨淡的.战争摧残过的土地,依旧满目创夷.燕京的惨剧在之后的数十年间持续地在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上演着.人类赖以的生存的土地面积不断被上升的海平面给吞噬.科技则被彻底否定,大部分科技产品被列为禁用品.部分使用可循环能源的动力科技被保留了下来,并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而大部分无以传承的科学力量,却在短短的两百年间消失殆尽.试图重新与自然和平相处的人类进入文明倒退时期.

在大部分人的观点里,洪后的文明也并非一无是处.起码在它黯淡的历程中,有着被称为人类史上最伟大的迁移--"大融合"的光辉一页.面对rì益严苛的环境,对于生存的强烈渴求迫使许多人类选择了迁移.而在洪后的世界,人们对国家的概念已经愈加模糊.当时已有许多岛屿国家沉入海底多年.陆地面积的缩小和战争的影响,也使得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分崩离析,或名存实亡.无zhèng fǔ或小zhèng fǔ主义(以郡或州为行政单位)成了时代的主流并一直延续了下来.一时之间各国间通航的限制大大减少,人流纷纷涌动.有从战乱严重的西方国家迁至东方的"番人",也有从灾害蔓延的东方国家迁至西方的"原族".不论是哪一支民族,他们最终都在自己选择的那片土地上落地生根,并开支散叶,最后这些"化外之客"无一例外的融入并改变了那片土地,成为它的新主人.如今的唐土,生活着与唐人数量相当的番人.除了外貌体征上的不同,他们穿戴着同样的服饰,吃着同样的食物,说着一样的语言,分享着同样的文化.在洪前时代里,这一切都不可想象.

除此以外,最值得称谓的,也只有各国家数百年间的相安无事.和平,是洪后世界的一大主题.而具讽刺xìng的,创造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之一却是生产力的衰退.尽管在当时,部分科技依然广泛应用于生活中,但也仅仅是限于满足生活基本设施的运转.例如交通,照明之类.除此之外的一切领域,科技力量被全面禁止涉足.此时的科技力已经不足以带动一场消耗庞大的战争.而另一个决定和平的因素则更可悲--rì益严重的人口负增长.据书中记载,洪后312年,唐土总人口为6.9亿人.到洪后412年,唐土人口总数已降至4.6亿.同样的危机并非只存在于唐土,世界绝大多数区域的人口数量都在呈现严重负增长.虽然书中并未给出世界人口的具体数字,但生活在唐土,人们对地广人稀这个词早已有了深刻的理解.就倪骏的故乡,长亭郡而言.这个占地数万平方公里,尚属中等水平的郡,却仅生活着二十来万的固定居民.照这样的数据看来,唐土乃至世界的人口密集度自然是可想而知的.在洪后早已不再广袤的土地上,仅存的人类却已拥有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空间与资源,以供给他们顿滞且不复繁华的生活方式.付出巨大代价的人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获取了他们渴求且持久的和平.

平淡而宁静的洪后世界,荒凉且孤独的洪后世界,在一本陈旧的书籍,索然无味的字里行间,挥发着破败的酸楚.窗外慵懒的午后光线斑驳地撒落在翻动着的书页间.不觉地,倪骏再次滑入沉沉的梦中.在梦里,他望见东方辽阔的土地之上,遥远却硕大的一轮明月.月面坑洼的瓦砾间依稀矗立着几座繁华都市,它们透着洁白神圣的光.

"前方即将达到本次列车终点站--长亭郡中心站,乘客们请收拾行;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