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谈玄与做官(1/2)
() 凝之的声音在外面喊道:“婶娘,阿宇在不在?”他的声音已经过了变声期,完完全全是个大人的嗓音了。
祖氏伸手擦去脸上的泪痕,一面答道:“在呢,凝之吧,快进来,屋外冷。”
凝之就在堂下去了履上来,他在垫子上跪坐下来,给祖氏见了礼。
宇之不待他说话就先说道:“二哥,如果是桓蔚那个小子,就说我不在。”桓蔚是桓秘的儿子,桓暄暄的哥哥。虽然王羲之不喜宇之同他们来往,但是同为居于山yīn的高门士族子弟,rì常应酬还是少不了的,毕竟以后宇之可能要在山yīn被评品的,和当地士族豪门搞好关系也是必要。
其实交往之下宇之发现,桓蔚这个人还不错,只是太贪玩了,无酒不欢,每次跟他出去都被灌一肚子回来,徒惹母亲担心。前天才跟这厮在翠竹轩大醉一场,今天怎么又来了?
凝之笑看着宇之说道:“放心吧,今天他是不会来的,他昨天就跟桓辅国去剡县过年了。阿宇,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我爹要带咱们去祭祖,你记得要先准备一下哦!还有,建康那边来信说到,丞相家的大堂伯生了个小妹妹,请咱们去赴宴。”
一句话说了好几件事情,还好宇之没听糊涂。辅国将军是桓秘,他的治所在哦剡县,平时在那里办公,休沐就回山yīn——就像后世很多上班族一样。今年冬天雪特别大,会稽郡竟是接连下了十几天大雪,压坏压塌了不少民房,他现在估计正在焦头烂额的处理这些事呢,因为他还兼着剡县县令之职。
明天是除夕祭祖,每年都雷打不动,宇之早已习以为常,到不需要特别准备什么。只是最后一句话很奇怪,丞相王导家多年来都和王羲之没什么联系,这次大堂伯添了个小妹妹,为什么要千里迢迢请自己一家去建康赴宴?
要说自己这十年来,大部分时间都闷头苦读,如今早已把《论语》《诗经》研读得透彻,而三大玄学大师的著作也细细研究,颇具火候。也是时间去外面看看广阔天地了!
“阿宇,你的字越来越好了,比我写的都像阿父!”凝之走到书案前,拿起一副宇之的字羡慕地说道,“阿父总夸奖你有天赋。”
宇之汗颜:他的楷书之所以能一rì千里的进步,是他前世在爷爷老林的威逼下练了十几年褚遂良的结果。褚遂良的楷书以疏瘦劲练见称,其书意就是祖法右军的,所以他的字得到正宗祖师爷的夸赞一点也不奇怪,毕竟这字从根上追寻就是王羲之的——这道理,就跟学生写论文,在参考文献中把自己导师的书目放在第一位一样,准没错。
至于王羲之说他天资好,宇之更是不敢苟同:自己前世十余年的勤奋只练了个皮毛学了个形似,怎么能和七个书法天才兄弟比?且不说前六个各有所长,而最小那个王献之更是点睛之人——他可是“小圣”,自成一家的人。弟兄们个个都能创出自己的风格,唯独宇之知道自己没这天赋,老老实实地临摹王羲之,一摹就是十年,单说骨架那是像极了,但是少了神韵,有些单调古板,没有自己的特sè。
不过字不如他们,不代表宇之就会自暴自弃,他可是很认真地在研读儒学和玄学经典——这是敲门砖,魏晋时期是个人都会两句的,你要不jīng研,都不敢说自己是士族。传闻先贤马融家的奴婢都会背《论语》,也不知是真是假。《论语》和《诗经》是基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