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吴王之礼(2/2)
“我还在奇怪,和‘宇之’有什么关系,我家也没有琅琊王氏的亲戚啊?回来一问才知,原来老夫这次能侥幸脱险,竟然是多亏贤侄之功!”
宇之自是谦逊了一番,而夏侯郅却一再夸奖他人才出众,并认真对祖法说道:“子律,这次在狱中,我也想了很久。以前我行事,太过于随xìng,虽说武人需要不拘小节的豪气,但是也不可太不设防。有些人,有些事,我现在想起来才明白,自己竟是稀里糊涂被人归为吴王一党!”
祖法听了倒是有惊喜:“表舅,这么说你和吴王没有什么关系了?那就好,我还担心你真是吴王党呢!”这个傻大个其实一点也不傻,宇之只是分析问题的时候点拨了一下,他自己就悟出了皇帝拿夏侯郅开刀的深层原因。
“没有!我虽然是个粗人,但是也知道吴王不是好相与的。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他在吴县的所作所为,都是些犯忌的东西。好在我在毗陵驻守,平时和他接触也不多。只是前次我邀请了一些朋友办五十寿筵,本来没给他下请帖,他却派人送来一箱子礼物。我看那箱子做的挺jīng巧,却不十分大,怕里面的东西被别的客人送的比下去,也就没让人开,省的落了吴王面子。”
宇之听到这里,已经猜到了结果,这个箱子不简单呐。
果不其然,夏侯郅拍案说道:“好在我没有让人当场开箱子!等我晚上回到内堂,就见你舅娘是一脸古怪神sè,我一问,不得了,原来问题出在吴王那个箱子里!我走去一看,里面满是琥珀、玳瑁、绿松石、珍珠等等珍贵物品,要尽是这些也就罢了,偏偏还夹杂着两块桃符。这岂不是诡异得很,送礼哪有送桃符的?”
宇之心道送礼哪有送桃符的?他知道桃符是过年时挂在门上避邪的——在chūn联出现之前,每逢chūn节,家家户户都挂上画有“神荼”、“郁垒”二神图像的桃符,以用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可是夏侯郅寿宴,吴王贺礼中怎么会放上桃符?他是这么马虎的人吗?
“不像!关于吴王的事,我也听说了一些。他是个勤jīng于政的人,国内无论大事小事,只要他有时间,都要一一过问。各县上来的奏章手札,他先要过目一遍,再发往国相府,就算他一时没空,第二天总会找时间补上。他绝不像是个行事马虎莽撞的人。”夏侯郅肯定地道。
那还真奇了怪了!宇之心里一动,似有所得,他问道:“那对桃符,现在夏侯将军还收着吗?”
夏侯郅一听就乐了:“早就烧了!要是还留着,那这次牢里还关着的,就不止高茂琰(高崧)一人了。他啊,就是心眼太实,以他的才识,还看不出来吴王对他好,是为了借重他的名望吗?可叹他却宁愿被利用!”说着他还为高崧的命运未卜而叹息。
烧的好!宇之不禁对夏侯郅刮目相看。他还以为夏侯郅是个没心眼的粗豪汉子,但是从他对桃符的处理上可以看出他是外粗内细。他估计问题就出在这桃符上,上面定是暗藏玄机,说不定和韩山童在黄河挖出的石人一样,藏有吴王起事的暗号!
要是真被查出来有这桃符,说不准会被定个什么罪名,最严重的就是用“巫术”企图谋害天子!巫术这东西,玄之又玄,在上古时代风光过一阵子,巫师在夏商周还是朝中九卿一级的高官,可是到了汉朝以后就被视为是害人的洪水猛兽,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因为这个理由被砍了脑袋!
而且宇之深知宫闱之变最是血淋淋,皇帝要杀谁,何患无辞?夏侯郅把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悄悄烧了,无疑是极为明智的选择——这次皇帝果然派人搜查过他的寝室,没有搜出什么犯忌的物事。
至于吴王那里,既然他没有指明给了这东西给他,那夏侯郅大可以装糊涂,大家心知肚明心照不宣就可以继续过下去。
凭着这三言两语,宇之对夏侯郅有了个基本的认识。这个人率xìng直爽,说话做事一派粗豪武人习气,但是宇之深知他可不简单。——若是单凭率xìng豪爽,他能在藩王封国做个领兵的将军?同为五品将军,他这个职位可比王羲之的挂职将军重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