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渤海国传奇 > 第九十四章 再争南疆地 三造蛮文表

第九十四章 再争南疆地 三造蛮文表(1/2)

目录
好书推荐: 砺剑太行 王牌之路 韩娱传奇 至高神格 微神幻想 剑神狂圣 新代杀神的异世邪意生活 驭帝噬天 大武仙 穿梭世界

() 渤海国武王大武艺在球场上一阵乱棍打烂了金思兰的头胪。五名新罗国使者吓得魂飞魄散,也不敢索要马匹和车辆,就一路抬着金思兰王子的尸体,逃离敖东城,逃过长白山,逃过鸭绿江,一直逃到了大同江以南,才算得到新罗国地方官员的接应,把金思兰尸体装入棺椁,护送到新罗国西海岸的熊津城。

新罗国王金兴光万万没有料到,他忍痛让出八十里土地,换回来的却是儿子的一具尸体。已经被箭伤折磨得奄奄一息的金兴光,哪里还能禁得起这样沉重的打击,当时就昏死过去,三天后就一命呜乎了。

新罗国世子金承庆立即在熊津城宣布继位,并派人向大唐皇帝报丧,请求册立新任国王,同时请求大唐皇帝对渤海王大武艺严加惩处。

大唐玄宗皇帝一直对渤海郡和新罗国之间这场战争持观望态度,他不能支持渤海郡,也不便支持新罗国,只盼双方尽快停战。现在好不容易看到战争停止,就更不肯介入其中。可是新罗国毕竟是大唐最忠诚的藩属国,发生了老王逝世这样的大事,玄宗皇帝也不能不闻不问。新罗国因为出兵声援大唐,才招来渤海郡的报复,玄宗皇帝也不能不给一点安慰。新任国王正在等待册封诏书好正式继位,皇家必须有个表示。

兵部尚书薛纳在担任辽东郡王期间,被新罗国蚕食了大同江两岸的实际控制权,为此常受到同僚们的奚落,一直感到脸上无光,就想找个机会把这件事作个了结。这时见皇帝想对新罗国王有所安慰,就乘机奏了一本。

薛纳奏道:陛下要想安慰新罗王,不妨作个顺水人情,把原先属于辽东郡,现在已经被新罗国实际控制的大同江两岸土地,正式划归新罗国管辖。

玄宗皇帝笑道:薛爱卿这个主意不错。这样一来,既可以让金承庆高兴一下,又可以让大武艺再也找不到向新罗国发难的借口。朕要派个钦差到新罗国,一是吊唁金兴光,二是册立金承庆,三是正式移交大同江两岸土地。户部配合礼部和鸿胪寺抓紧筹备,尽快启程。

大唐皇帝派往新罗国的钦差大臣是礼部侍郎何韶光。何韶光到新罗国颁诏,册封金承庆为新罗国王,宣布大同江两岸土地正式划归新罗国管辖,却对渤海王大武艺违约杀人一事只字不提。新罗国新任国王金承庆血气方刚,咽不下这口气。他领了大唐皇帝诏命,正式称王,返回首都金城,重整王朝,在列祖列宗神灵前发誓,要向渤海国报仇雪恨。

大唐玄宗皇帝决定将大同江两岸土地正式移交给新罗国管辖,原本是一番善意,以为从此可以消除渤海郡和新罗国的争端,使两个藩属和平相处。可是当这个消息传到敖东城的时候,武王大武艺却感到这是大唐皇帝对渤海郡的莫大羞辱,并且立即作出强烈的反弹。

在此之前,武王大武艺在马球场上打死金思兰,已经把对新罗国的怨恨发泄出来,已经收敛了再对新罗国发难的念头,转而关心起大野勃的下落来。这天朝会之后,武王把右相高海清召到宫中,查问大野勃的近况。

武王问道:右相可知大野勃近况如何?

高海清小心回道:臣已经派出两个门人到伯力城行事,一个叫吴有良,一个叫胡希财,都是武功高强的杀手,一定会马到成功,只是目前尚无确切消息。

武王躺在椅子上,双目微合,好象自言自语似地说道: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兵贵神速,夜长梦多。

高海清赶紧应道:臣不敢怠慢,只是―――

高海清的话还没有说完,有卫士匆匆来报:大内相紧急求见国王基下。

武王正在和高海清密议谋杀大野勃的事,很讨厌有人来打扰,说道:这个乌知古,罗里罗索,大事抓不牢,小事天天报,真是烦死了。

高海清乘机进谄道:乌知古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百官早有怨声。

卫士不知是让进还是不让进,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武王觉得拒见大内相不成体统,便说道:让他进来吧。

大内相乌知古神sè焦急地来到宫中,刚要向武王行礼,武王挥手道:免了吧。你急急进宫来,究竟有什么大事?

乌知古向武王禀道:有两件大事。一是伯力城都尉田正平派人来报捷,他和何大富联手,于十天前驱逐倪属利吉,重新夺回庙尔城。

武王听了很高兴,说道:这个都尉倒很能干,可以提升他为伯力州剌史。

乌知古再奏道:还有一个坏消息。刚刚接到南海府都督高德武的急报,因事关重大,臣不敢耽搁。

武王从虎皮椅上向前探出头来,急问道:究竟什么大事,快说吧!

乌知古道:金城传来确切消息,大唐皇帝已经下诏,把大同江两岸土地赐给新罗国管辖。

武王闻言,腾地一下跳起来,大声叫道: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乌知古道:大唐皇帝已经把大同江两岸土地全部赐给新罗国。

武王拍案叫道:岂有此理!那本是高句丽国的土地,大唐国鞭长莫及,要想赐予藩邦,理所当然应该赐给我渤海国,凭什么赐给新罗国?

乌知古禀道:基下息怒。臣以为大唐皇帝此举有两项明显的意图,一是安慰新罗国新任国王金承庆,二是阻止基下再向新罗国索要土地。

武王气急败坏地踱来踱去,又突然站住,手指乌知古和高海清,喝问道:两位大相国,你们总该有个对策吧?

乌知古奏道:从前靺鞨国是高句丽国的友邻,而新罗国是高句丽国的死敌。辽东郡取代了高句丽国,其土地成为大唐的本土。辽东郡西撤之后,遗民大部融入渤海国。现在皇帝将大同江两岸土地赐给新罗国,是对渤海国的轻视。基下可以上表据理力争。

高海清干咳一声,走到武王身边,小心禀道:臣有一计,不知当讲不当讲。

武王喝道:这个时候,你还卖关子?有屁快放?

高海清乘机攻击大内相,含沙shè影道:臣这个拙计,怕被大内相斥为雕虫小技,才顾虑重重。既然基下想听,臣就斗胆说一说。无论从地缘上来讲,还是从人缘上来讲,渤海国都有权力接管高句丽国的土地和民众。大同江两岸土地理所当然应该交给基下来统治。现在大唐皇帝既然置道义于不顾,姿意偏袒新罗国,基下不妨来个旧戏重演,再和皇帝玩一回蛮文国书。

武王听得不耐烦,斥道:你的废话太多了。说主要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