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渤海国传奇 > 第九十四章 再争南疆地 三造蛮文表

第九十四章 再争南疆地 三造蛮文表(2/2)

目录
好书推荐: 砺剑太行 王牌之路 韩娱传奇 至高神格 微神幻想 剑神狂圣 新代杀神的异世邪意生活 驭帝噬天 大武仙 穿梭世界

高海清诌笑一下,说道:主要的就是,再给皇帝上一回蛮文国书,要求皇帝把大同江两岸土地改赐给渤海国。皇帝见到蛮文国书,就会想到张雨生两路攻唐那场战争,就会千方百计避免重蹈覆辙,就会重新考虑大同江两岸的归属,就会顺水推舟重新颁布赐地诏书。

乌知古冷笑道:民间有句难听的谚语,叫做吃一百个豆不嫌腥。前两次上蛮文表,都没有得到好结果,右相还要出这样的馊主意,是不是也要吃一百个豆才知道腥。

高海清向武王叫屈道:基下你看,大内相果然不容臣讲话吧?

武王没有理会右相,沉吟道:三上蛮表,不厌其烦,烦乱其心,促其乱盘。此计说不定会引出意想不到的奇迹。孤王以为不妨一试。

乌知古道:请基下三思。第一次上蛮文表,是臣出的主意,被皇帝拒收,臣至今追悔莫及。第二次上蛮文表,是右相出的主意,结局让人哭笑不得。故技重演,三上蛮文表,恐怕只会招天下人耻笑。

高海清yīn阳怪气地说道:前两次上蛮文表,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都是因为大内相保举的出使之人贪生怕死,临阵变节,才弄得功亏一篑,丧权辱国。这一次我来保举奉表大臣,一定能大获全胜。

乌知古知道高海清是在指桑骂槐,指责前两次出使大唐国的乌召度丧权辱国,便争辩道:要不是使臣随机应变,巧妙应付,恐怕后果更加难堪。

武王不想听二相的争论,只盼高海清能把诡计实现,说道: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获取大同江沿岸土地。是用武力从新罗国手中夺来,还是用智力从大唐国手中索取。三上蛮文表虽然有故伎重演之嫌,却比同新罗国开战简便得多。不过,这次上蛮文表,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右相既然信心十足,此事就交给右相来筹备。出使的人选,也不必举荐了,就由右相亲自走一遭。

高海清受宠若惊,向武王奏道:臣绝不辜负基下的信赖。只是,臣出使大唐,来回总要三五个月,那伯力城之事,恐怕要耽搁了。

武王把手一挥,说道:当务之急是大同江土地。其余事都放一放。煮熟的鸭子总不会再飞了。

乌知古一时没有明白武王和高海清说的是三王叔大野勃,但见武王对高海清言听计从,心中很是沉闷,就想到要借助左相张雨生来对付右相,便向武王奏道:既然基下之意已决,臣愿全力推动。基下曾说过要送三王子大宝方入侍,是否可以乘机和右相同行。送三王子入侍,应该派一名大将军护送到边境。此事应该请左相来议一议。

武王道:对,应该听听左相的意见。还有副王。派人去请副王和左相。

副王大钦茂和左相张雨生应召而至。

武王道:大唐皇帝将大同江沿岸土地赐给新罗国了。孤王想派右相持蛮文国书入唐,要求皇帝重新颁布诏书,把那片土地改赐我渤海国管辖。顺便送大宝方入侍。你们对此有何建议?

左相张雨生奏道:兵法上讲究出奇制胜。臣以为,蛮文表已经用过两次,不足为奇,最好不要再用。

副王大钦茂奏道:文有文道,武有武道,刚柔相济,文武之道。掩耳盗铃,自欺欺人,雕虫小技,恐非正道。左相言之有理。请父王慎行。

高海清不敢公开顶撞副王,就把矛头指向左相张雨生,争辩道:兵法上还说兵不厌诈,左相不记得了么?正因为用过两次,皇帝或许会以为这第三次不会再有诈,胡里胡涂中计上当。

武王道:这正是此计奥妙之处。

副王大钦茂见父王这样说,知道反对也无效,就顺情说道:既然右相对蛮文表信心十足,坚持要做,也不妨一试。三弟大宝方入侍长安,可以由驸马张文休护送到平卢节度使地界。

武王道:有驸马张文休去护送,孤王就可以放心了。召驸马来将此事确定下来,好让他提前筹备。

驸马张文休应召到来,听说要送大宝方要到长安入侍,联想到大都利和大钦茂入侍的遭遇,觉得自已应该竭尽全力保护三王子,便奏道:大王子大都利入侍,被人谋杀于太华山;二王子大钦茂入侍,曾遭三年监禁;此次三王子入侍,一定备受关注,说不定还会有许多波折。臣愿以聘唐副使名义,护送三王子到长安,见机行事,安排一切,确保三王子平安。

武王高兴地说道:难得你想得如此周到。就命你做聘唐副使,专门负责安排大宝方入侍事宜。持蛮文表求觐的事则由右相高海清全权负责。

众臣应道:臣等遵教。

高海清被武王指定为持蛮文表入唐的大使,感到备受恩宠,荣耀非常,回到府中,关起门来,挖空心思地编造蛮文表。他能写出来的渤海古字也不多,整整熬了三个通霄,搜尽枯肠,才终于编造出一份完全用蛮文书写的表文。表文用蛮语读音如下:

大唐国老天爷陛下

白头大山南北土地起根乍把就是长白山国的。早先那个长白山国高句丽国别沽了,崭光瓦亮的渤海国却支楞起来了。大唐国早先挺蝎虎,整的渤海国憋拉巴屈的。夜个皇帝冷不丁地改了肠子,好么样的要把大同江整个郎添货新罗国,把事整岔纰了。新罗国是几角旮旯上的小老嘎瘩,虎拉巴的要来体登长白山土地,真是癞蛤蟆上脚面,不咬人硌硬人。把俺急得血吃胡拉地,可真急了眼了。皇帝别乌鲁巴秃地,麻溜地重发诏书,利个亮儿地把大同江两岸添货渤海国。皇帝要是再整鬼头蛤蟆眼的事,可别怪俺拔犟眼子,到时候皇帝粘帘子又坐腊,再惦对可就不赶趟了。

渤海郡王大武艺启奏

高海清得意洋洋地把份蛮文表呈给武王审阅。

武王看过之后,非常满意,开怀大笑道:哈哈哈,右相真是有个老猪腰子,把这表文整的贼吃拉地狠,一定会让皇帝象叫街的牛犊子一样蒙门。

高海清道:请基下放宽心,臣这次一定要手到擒来,让皇帝把大同江两岸土地服服帖帖地送过来。

武王兴奋地说道:此计一旦成功,就可以省去数万人马兴师南征了。这是奇功一件。右相凯旋归来之rì,孤王要亲自出城五十里迎接。

高海清俯道奏道:臣愿竭尽全力为基下效命,只是大内相和左相不能相容,让臣感到苦闷。此次入唐虽然是险关重重九死一生,臣义无反顾死而无怨。只盼基下对庸碌jiān邪之辈有所避讳。

武王笑道:自古以来,国君都喜欢能干事的大臣。chūn秋时的晏婴、蔺相如,都是凭着智谋,不辱使命,为国争光,深受国君器重,成为世代传诵的贤臣能臣。你如果成功归来,就是渤海国的晏婴蔺相如,孤王也会破格提拔你做大内相。

高海清叩头道:臣谢基下隆恩。

大内相乌知古对高海清的yīn谋诡计很不以为然,他担心此次的蛮文表会给渤海国带来更大的灾难,不禁忧心如焚。左相张雨生也对三上蛮文表的计谋很反感,可是他愿意无条件地服从武王的决策,支持高海清入唐用计。驸马张文休虽然是副使,却只管三王子大宝方入侍事务,一心要保大宝方平安无事,对高海清的事不闻不问。连rì来,这些人的行动都很诡秘。高海清不断地在武王面前吹牛邀功,妄图取代乌知古的大内相职位。大内相乌知古则不断地和副王大钦茂沟通,为高海清可能招来的祸国之患谋划预防之策。左相张雨生则一心协助儿子张文休设想三王子大宝方入侍可能遇到的风险,一一做出应付的预案。表面上看,渤海国武王一言九鼎,绝对权威。可是,大内相和左相在私下里却做着与武王意志大相径庭的事,甚至连副王心中也不知不觉地生出了不驯服的苗头。一场政治动乱已经迫在眉睫。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