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攘外费运筹 安内动杀机(1/2)
() 左相张雨生知道不能提让大野勃挂帅的事,就含混其辞说要在十二兵卫的大将军中选拔大元帅。
武王笑道:左相是不是言不由衷啊?渤海军的大元帅只能出在你张家,就在你父子三人中选拔。
张雨生奏道:我张家父子愿竭尽全力,报效国家。
武王亲切地说道:常言道,老将出马,一个顶俩。左相是最好的统帅。可是毕竟是奔七十岁的人了,冲锋陷阵总有些不便,就在后方运筹指导吧。大元帅还是由驸马来担任。
张文休上前应道:儿臣愿誓死效命。
武王道:出使的人员要在五天之内出发。大元帅要在二十天之内把六万jīng兵集结完毕。从现在起,一切都要服从于南征。大元帅发出的将令就代表孤王的教示,百官必须闻风而动,有胆敢怠慢者,一律军法从事,格杀勿论!
百官应道:臣等遵教。
渤海国和突厥国长期不相往来,两国之间的外交通道,是前番乌召度出使突厥国才打开的。突厥国的吐屯官也是乌召度请来的。乌召度曾因出使突厥有功而被破格提升,也曾因突厥国的背信弃义而受到牵连。现在乌召度奉命出使大唐,最重要的贡品就是突厥吐屯官的人头,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监斩突厥吐屯官。乌召度带着十名禁军卫士,去抓捕和斩首突厥吐屯官,一路上只觉得象做梦一般。他想不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为什么会这样变化莫测。他想不通武王怎么会有那么断然无情的决策,居然能把昨rì努力巴结的盟友一下子变成不共戴天的仇敌。杀吐屯官以谢大唐,一箭双雕,真是高明,自已怎么就没想到这样的好计策。他在心底暗暗地对武王高超的外交运筹发出喝采。
乌召度来到吐屯官的驻地,也不通报,率兵直扑后堂。突厥吐屯官一向以上国监督官自居,在渤海国作威作福已成习惯,怎能容忍渤海国代理右相的无礼。
吐屯官从椅子上跳起来,喝道:乌召度,这是你乱闯的地方吗?
乌召度坐到吐屯官的椅子上,冷笑道:突厥国言而无信,吐屯官徒有虚名,害得本官无颜面对国王和百官。现在本官要出使大唐,就请吐屯官为我贡献一件物品,也算是将功补过。
吐屯官最怕乌召度提起突厥大可汗没有按约定发兵攻唐这件事,辩解道:大可汗没有如期发兵攻唐,恐怕另有隐情,非是本官之过。右相受了委屈,本官愿意陪礼。不知右相想要什么?
乌召度冷笑道:当然是你身上最宝贵的物品了,否则能做贡品吗?
吐屯官疑惑道:本官身边并无稀罕物件。
乌召度一指他的大脑壳,说道:就是要你这件东西。
吐屯官大叫道:乌召度,你疯了!本官是大可汗派来的吐屯,连你家国王都要给我行礼,你敢对我不敬吗?
乌召度喝道:从此刻起,渤海国和突厥国是敌国。你自作自受,居然跑到渤海国来作威作福,就来做第一个断头鬼吧。卫士们,动手吧!
卫士冲上去,挥刀斩下吐屯官的首级。
乌召度带着武王的恭敬表章和突厥吐屯官的人头,离了敖东城,向长安进发。这天来到平卢节度使驻地平州,向安录山通报。安录山仔细盘问了乌召度,知道他是押送贡品孝敬皇帝的,不敢横加刁难,又怕暴露出扣留高海清的事,就匆匆派了护送卫队,把乌召度送往长安。
乌召度来到大唐都城长安,向胪寺报号,请求觐见皇帝。鸿胪寺正卿崔忻只怕乌召度带来的又是蛮文表,就亲自来到国宾馆,查看了乌召度带来的表章和贡品,确认无诈,才放心上报。
玄宗皇帝对渤新双方实现和平之后,渤海郡的首次来使朝贡非常重视,第三天就召见乌召度,愉快地接受了表章和贡品。
玄宗皇帝向乌召度说道:大武艺遣使来朝,让朕十分高兴。把突厥吐屯官的人头当做贡品献来,表明大武艺断绝反唐势力维护中原和藩郡国团结统一的决心,更让朕感到欣慰。大武艺身心可好?
乌召度向皇帝奏道:大门艺事件终于圆满解决,这是皇帝对渤海郡的隆恩。武王对皇帝的关怀十分感激,愿忠心为皇帝拱卫海东。只是最近常常心情烦燥,是因为新罗国正陈兵边境,妄图北上进犯。武王正在谋划防御之策。
玄宗皇帝安慰道:新罗国和渤海郡,都是朕的忠诚藩属,理应友好相处。前番双方关系恶化,大动干戈,都是受大门艺事件牵扯。现在大门艺事件已经不存在了,就没有理由重算旧帐。朕会约束新罗国,制止他北犯。请大武艺放心。
乌召度应道:谢陛下对渤海郡的关怀。如果新罗国咨意妄为,胆敢发动战争,武王不得不进行自卫反击,还请陛下谅解。
玄宗皇帝笑道:朕知道渤海军的实力远在新罗军之上,希望大武艺的自卫反击要适可而止,不要借机再强占新罗国的土地。
玄宗皇帝这样的态度,实际上就是默认了渤海国所声言的反击,这无疑会助长武王消灭新罗国的野心。乌召度不辱使命,凯旋而归,就为大武艺的战争狂热又加上了一把火。
出使rì本国的渤海国使节章久达,可没有乌召度这样顺利。前番渤海国使节高其德出使rì本国,达成渤海军和rì本军联合攻打新罗国的协议。可是当海军大元帅渡岛纠夫率领rì本海军向釜山发起进攻的时候,渤海国不仅没有出兵配合,反而还把新罗国的元帅金文吉从长白山放了回去,以致rì本海军无功而返。所以渡岛纠夫对渤海国的背信弃义深恶痛绝。这次章久达一到rì本国首都,还没有来得及求见天皇,就被军部首席大臣渡岛纠夫逮捕起来,押入大牢。
渡岛纠夫向天皇奏道:渤海国是无赖之国,只能为敌,不能为友。上次他主动来结盟,却又不肯践约,害得我军损失惨重。这次又来赠送宝马,必是故技重演,不怀好意。请天皇陛下降旨,杀渤海国使节,以告慰靖国的将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