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陈太玄散心城内 李老板推荐经书(1/2)
() 话说太白城虽然只是边城,在天子辖下只算个二流小城,但也有数里方圆,东南西北各有两三条大街,城中心是三层太白楼,菜品实在不凡,更酿有太白醉,深得民心;官府衙门尽在东大街,城主府也在东大街一角,占了偌大的地方;西大街尽是些米铺,药材铺并车马行,货栈等等,还有些小客栈小饭店;陈老爷的济世堂开在南大街,门面不小,边上还有当铺,铁匠铺等等,陈府也在南大街尽头;要想买衣服,那就得北大街,一连十几家都是买绫罗绸缎并成衣铺,还有几家书店,尽头是启蒙学堂。
陈太玄告别陈老爷并陈夫人,身上略略带了些家里支取的散碎银两,约莫二三两,一身常服,现在陈太玄也是看上去七八岁年纪,chūn香硬给绑了羊角辫,弄得陈太玄哭笑不得,好不容易脱身出府,直觉全身一轻,一连数月闷在书房里面闭门造车,虽然道行法术都有些许进步,但只是气闷得慌。虽然太岁之体苦修八百余载,到底还是未成入世,和普通小孩心境相同。前阵子在启蒙学堂看耿先生大儒风范,却是有些感悟,不再和钱多宝,王小天等众孩童玩耍,出得府来,只是随意漫无目标地向北行去,一路上脑子也不知道想写什么。
陈太玄只顾出门,却不曾想陈夫人不放心,偷偷派了房里的丫头,唤作chūn梅的,远远吊在后面,主要是慈母心xìng,也怕陈太玄惹出事来。
chūn梅悄悄的跟着陈太玄行了一路,远远吊着,不敢太多接近,家人丫鬟早就有些议论,都觉得陈太玄不同凡人,哪有小小孩童闷在书房几个月的?
陈太玄走的急慢,一路瞎逛,只是以七八岁的孩童模样走得气宇轩昂,不同一般,引得行人或者店铺伙计侧目不已。行了片刻,陈太玄已经不知不觉来到了自家的济世堂门口,时间尚早,里面并没有几个病人,坐堂大夫也在里面闲坐不能,出来和门口伙计搭话胡聊一通。陈老爷轻易也不去济世堂,如今店面已经交给了陈禄,陈禄此时也在门口闲坐,此时见了陈太玄慢慢走过来,虽然少爷还小,但也不敢怠慢,连忙上前打招呼道:“少爷今rì怎么有空来玩?平rì不都在书房用功么。”
陈太玄闻言转过脸来,半响才回过神来,道:“原来是禄叔,多rì苦读,气闷得很,出来散心耍子。”
后面的伙计和坐堂先生见陈太玄不过七八岁光景,回答得如此老气横秋,不由交头接耳,议论道:少爷到底什么来路,居然说话如此老气。此时chūn梅见陈太玄在济世堂门口站住了和陈禄说话,不敢上前,只远远地在街头大树后面躲躲闪闪。叫坐堂先生和伙计看到了,倒是一顿好笑。
陈禄正待和自己少爷搭话,闻得身后一阵子细语,又是一阵笑,不由回头斥道:“你们两个鸟人,没事做了在这边晃膀子?还不回去干活!”
此时正好有人上店里面瞧病,坐堂大夫和伙计不敢搭话,赶紧回店内招呼客人,陈禄喝退了二人,回过头来对陈太玄笑道:“却是让少爷看笑话了,下人懒得很,回头小人自会管教一番。”
陈太玄随口应了一声,脑子早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只道:“我上前面转转。”说完又慢慢往北走去。
陈禄道:“少爷没事多来店里玩玩,以后也好子承父业,接过济世堂。”
陈太玄哪儿管得了这么多,让他呆在济世堂好比坐狱一般,也不问不顾,只是慢慢走去。陈禄躬身相送,正在感叹老爷得子不易,少爷将来必能光宗耀祖,忽见府内的丫头chūn梅做贼似的吊在后面,一路跟了下去,知道是陈夫人指派,摇摇头上前拦了chūn梅道:“少爷自己散心,chūn梅你这丫头吊在后面做啥?”
chūn梅唬了一跳,见是陈禄,道:“夫人派我跟随少爷,害怕有事。”
陈禄沉吟少许,道:“你先回去吧,就算有事你一个丫头能有何用?少爷这边我会跟上去,你回去和夫人说一声,夫人自然不会怪罪于你。”
chūn梅应了一声,自然回府禀报陈夫人不提。陈禄有些粗浅功夫,自然不会学了chūn梅吊在后面,当下三步并作两步,追上了陈太玄,道:“少爷不如小人陪你散心,如何?”
陈太玄毫不在意,道一声:“也好”,继续慢慢往北行去。陈禄也陪着自家少爷慢慢行去。
待过了南大街,城中心乃是一片小小的广场,东边是太白楼,正是午饭时光,门口热闹非凡;西边有似乎是有百戏团,正在圈场子准备,有些行人站住了脚,静候观赏。陈太玄双眼直勾勾的往前看,也并不在意,倒是陈禄看见西边的百戏,对陈太玄说:“少爷,广场西边有百戏,正在圈地,估计一会儿就该开演了,不如去那里看百戏散心。”
看官你知何为百戏?百戏起于前朝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以杂技,幻术为主,更有歌舞俳优,连笑伎戏;rì常百戏团云游四方,是以一旦开场,百姓云集观看,官员也有请入府中献艺;偶有西方百戏团云游到此,和中原百戏又是不同,能口中吐火,自缚自解,跳十二丸,巧妙非常。
陈太玄也没啥心思,道:“禄叔我要去北边启蒙学堂看看,你自己在此处吧。”
陈禄总不能撇了少爷,自家在此处看百戏,只道:“先去学堂,先去学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