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回 陈太玄散心城内 李老板推荐经书(2/2)
两人默默行了片刻,已到了北大街,过了绸缎庄,成衣铺,有两三家书店,店面并不大,里面书目确实不少,透出墨香来。和其他店不大一样,店内伙计老板都在闲坐,并不在门口招揽生意。
陈太玄鼻中突闻墨香,当下整个人清醒过来,脑子不再出神胡想,忽然站住了,陈禄也陪着停下脚步,陈太玄暗道去学堂也没啥意思,耿先生也修道去了,难道去听三字经千字文?前番出府之时,只想着耿先生奋勇献身,以血谏君王,不知不觉往学堂而来;此时闻了墨香,不由笑自己无趣,如今耿先生已经变成耿道人,随了老子去八景宫修道,开炉炼丹,将来定有机会相见。
陈太玄想到此处,四下望去,见左边的书店似乎门面最大,门口一块牌匾上面写了三个大字:一墨堂,心下有些欢喜,不由踱步进去,陈禄心道原来少爷出来买书,不由心中赞赏有加,赶紧跟上。
一墨堂老板姓李,识得陈府公子,连忙亲自上前招呼,见陈禄跟在身后,也知道是陈府新任管家,道:“陈少爷能到小店,实在是蓬荜生辉,不知道少爷要些什么?要不要来一本千字文,有当世大儒亲自批注的。”
陈太玄肚里发笑,千字文对他来说简直是不堪一提,知道书店老板看自己年纪推荐,倒也不为奇怪,只是自家也不知道看些什么,沉吟半响道:“最近有什么卖的好,挑几本来。”
李老板闻言吃了一惊,只怕是自己听错了,拿眼示意陈禄,陈禄也是暗自发笑,道:“李老板,我家少爷都发话了,你就取几本来呗。”
李老板倒也不敢忽视,道:“到是小人见识低了,陈少爷真乃神童也。”说完取出一本书来,道:“要说最近卖得好,当然是这一本道得经。”
陈太玄闻言微微吃惊,道:“道得经不是八景宫宫主献于当朝陛下么?你这里哪儿有的卖?”
李老板把书塞给陈太玄,道:“少爷有所不知,老子献上道得经,却让陛下将此经传遍天下。此经在皇宫门口悬挂,并不禁人观看抄录。此经已经刊行天下,休说是本朝辖区,就算是西方各国,也都有传播。”
陈太玄接了经书,心道老子真乃大手笔,见封皮作玄黄sè,上面三个飘逸小字:道得经。翻开来看,里面字字秀丽,显非常人誊写。李老板指着经书说:“咱家这版,是京都有名的大儒朱子亲手誊写,据说誊写完毕后朱子闭门不出,发出话来说是明悟,竟要弃儒修道。”
陈太玄一目十行,早已看了十余篇,字字都记在心中,过目不忘,对李老板的话也是充耳不闻,只是不停翻阅,少时已经是通读六六三十六篇,闭了双目,竟是略有领悟,脑海中全是总篇,似懂非懂: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yù,以观其妙;常有yù,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陈禄见自家少爷捧了经书,闭双目,似是老道入定,也不管李老板在一边喋喋不休,心下好奇,正待开口询问,陈太玄已经回过神来,也不问书架,掏出块碎银给了李老板,取了经书放入怀中,飘然出门而去。陈禄赶紧跟上,留下李老板目瞪口呆。
出得一墨堂大门,陈太玄也不多言,道:“禄叔,我们会广场看百戏去吧。”
陈禄见自家少爷似乎又恢复了孩童心态,满脸是笑,道:“正是,少爷我们快些行,要不然就看不上了。”
陈太玄哈哈大笑,脚下加快了步伐,毕竟只是孩童身形,陈禄轻松跟上,两人奔广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