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寻找项目(1/2)
一点五亿的投资额度,不算多也不算少,但是对于夏副部长来说,政绩这个是明显有了。
赵宝源在那儿被雷的不轻,尼玛,感情是咱黑社会被绑了肉票了哇,这也太那个啥了吧。而且一点五亿美金的赎金,这也太尼玛坑爹了吧,看来高调挣钱是对的。咱不能做到有钱能使鬼推磨,但是能使人推磨就行了。
因此,赵宝源越发对自己的建设地标性的mall上心起来,但是听说那个夏副部长的儿子好像和那个胡宪有点关系,这就有点扎手了,至少现在是没法去动齐二毛的,唉,要成大事还真是不容易呀,咱还是忍忍吧。
民不与官斗嘛,赵宝源这点上很明智。
同样觉得胡宪不好动的还有私家侦探老吴,他在了解到了胡宪可能有官方的背景后,马上熄了立刻动手的念头,一切还是等朱大少回来后再行定夺吧。
不得不说,朱大少这人虽然人品有点操蛋以外,才能也只是差强人意,但是当老板还真是没得说。鹏程建筑的和光塔集团的伙计们那可是切切实实的感受到了这位作为老板的豪气,那真的是把兄弟伙都照顾的妥妥的。
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照顾好了员工,员工自然把客户就照顾好了。
现在的情况也确确实实就是这样的,就在胡宪和宋曼如在卿卿我我,花前月下的时候,朱大少带着他的团队已经基本上做完了海外战略的实地考察和初步规划了。
事儿基本做完,就等光塔的团队做完他们的事儿就可以启程回国了,朱大少心血来潮,居然要在伊拉克寻找合适投资的项目。
实话说,伊拉克投资的风险实在是太大了点,光塔之前要投资的时候,这位自己还嘀咕呢,现在到了伊拉克,发现也没有那么恐怖嘛,于是商人逐利的天性迸发,天天就在伊拉克的这几个大城市转悠,试图找到合适投资的项目。
鹏程建筑自己的长处就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土建工程,国内也小有名气,还真别说,听说他们鹏程要出国拓展业务,他朱大少在伊拉克的中资机构那儿还得到了不错的回应。
不管是客气也好还是真心要合作也罢,朱大少和他的团队还真的得到了不少合作意向呢。
这些收获让朱大少大受鼓舞,在伊拉克就写了不少的案子,准备拿回来和自家老头子讨论。
朱大少在伊拉克的项目寻找比较成功,宋曼如这边,他的老总为了让她把更多的心思放到工作上,也给她派了个项目寻找的活儿——她要为她所在的岛城城投教育集团寻找新的教育资源,并形成专项报告。
好吧,这事儿明显就不是一个人能干成的,宋曼如要是按着标准的做法来做,得经过市场调查,自有资源调查,自有资源优化组合和新增教育资源可行性分析这么几个步骤才能得到这样的新的教育资源拓展专项报告。
自有资源调查很简单,盘家底就是了,看看自己这边的可以提供的教育资源就是了。
这市场调查怎么搞?一个人能搞完?宋曼如抗议了,要求得到团队的支援,或者允许她动用公司资源去外面找调研公司。
领导本来就是看她自有散漫,整天跑出去玩有点不像话,这么随口布置的一个任务,让他批准你花钱去搞这个调研那不是搞笑了么?
宋曼如的请求自然是被拒绝了,当然了,领导的话讲的冠冕堂皇,看重你的能力,希望你能克服面对的困难顺利的独立的完成工作,这是对你的能力的极大提升云云。
宋曼如也觉得自己这段时间有点过分,可是领导你为啥不能直接说呢?为啥要出个几乎是恶搞自己的任务来呢?这时候的文学女青年宋曼如和普通的小白领并无二致,全然不顾自己根本没听领导的旁敲侧击也好,语重心长也罢的敲打,一味的怪罪起领导蛮横了。
牢骚发完了,领导不为所动,反而自己又吃了一顿政治教育。宋曼如挺火大的,只好自己琢磨怎么糊弄过去了。
在她的认知里,自己的公司就是个搞培训的公司,自身的教育资源已经很丰富了,上到本专科的正规学历教育,下到电脑、文秘的专业技能教育,几乎是无所不包的。
要在这么强大的教育能力里杀出重围,找到新的教育资源,她宋曼如还真的没那么大的信心。
不过工作还是要做的,这位赶紧在办公室设计了调查问卷,然后下午照常约了胡宪出来玩儿,顺便把调查问卷给这位,让他帮忙多找几个人来填。
调查问卷的内容很简单,您最近最想得到的技能培训/学历培训/文体培训是什么?
胡宪的执行能力不错,很快的齐小燕的同学和同学家长都几乎人手一份了,连还在吊着胳臂的司令都没逃掉,卓班的棋室也帮着给每个客人一份,宋卓如也被硬派了找人帮填问卷的活儿。
当然了,他是不会承认自己是和胡宪两个出去玩儿去了,咱那是去街头去做访谈,找人填表去了——那劲头,那架势,还真像那么回事儿,领导还真没法说她什么。
就这样两天时间不到,就回收了五百份左右的有效问卷,宋曼如终于不得不坐下来,在办公室安心的做自己的作业了,下午出去玩这样的事情是再也没借口做出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