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寻找项目(2/2)
胡宪也松了一口气,好家伙,总算是不必天天被拖出去当牛马用了。这位也开始思考自己要干点什么了。
已经快到而立之年,胡宪开始有自己出来自立门户的想法和念头了。打工这么多年,自己也存了点钱,人脉嘛也积攒了一些,而且在濒死之后,心态上的变化让他不再满足于就这么打工——虽然老板是自己的舅舅。
他准备在帮舅舅做完搬厂的事儿之后就自己出来做自己的事业。
舅舅很支持,他虽然有点不舍,但是对于自家外甥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很欣慰很支持的。
趁着这几天舅舅厂里也没啥事儿,大美女也不找他出去玩,胡宪就开始思考,自己将来要做什么。
还干机加工是不合适了,那不是抢舅舅的生意么?思来想去,自己还真的是除了机加工以外不知道做什么好呢。
还是来找他收取定制符篆的东海门给了他灵感,自己就在岛城,人家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咱靠着大海呢,现在自己的能力虽然都不是明面上的,但是要是充分发挥出来,难道还差劲了不成?靠着这么大个海要是还找不到自己的事业,那真的一头撞死去好了。
胡宪把自己的想法和师兄一交流,师兄也大为支持,本来嘛,修炼就不是闭门造车能搞出来的,你得不断地历练才行,与天斗其乐无穷嘛。
而且这大海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变幻莫测的,不敢深入的,但是胡宪现在是修士了,他现在可能还不行,只能在比较近的海里折腾折腾,但是将来是一定有能力在这大海里来去自如的。
而且修炼,需要的资源非常多,修士之间的资源交换只能是解决一部分,而那些不是被修士掌握的修炼资源,就得靠钱去交换了——法、财、侣、地,胡宪现在还真就是只有不错的法而已,其他的都得自己去争取。
所以,清玄子非常支持胡宪搞一个海产品店,先从小做起,慢慢做大嘛。
现在暂时的胡宪只能是简单的到不是太深的地方去搞点东东,换点小钱。等将来他的能力强了,去到打捞沉船也是可以的。
胡宪想到了,马上就准备去实施,不过,现在嘛,需要先试试看自己的本事到底有多强。
对于这点,清玄子倒是十二万分的支持,为了怕自家师弟在海底吃亏,还对他搞了一个水系法术的特训。
首先就是辟水术,说白了就是能在水底自如呼吸的法门,胡宪水性不粗,这个法术也不难理解,很快就学会了。
水球术和水球术的升级版本水枪术就比较挠头了,上手有点慢,胡宪只好每天跑海水浴场自个潜到水底去试验去——现在的海水已经转凉,不那么好下海洗海澡了,这倒是为胡宪的行动提供了不错的掩护。
于是海底成了胡宪新的乐园,他不断地在海底实验着自己的新法术。
这边厢宋曼如的报告也差不不多啦——她把公司现有的培训资源和调研的结果一对照,发现市场需求的培训项目,自己公司基本都能提供,想要新开辟项目是基本不可能了,那么想要开发新的资源就只能是从培训深度上着手了。
这也并不是什么很新鲜的东西,不过宋曼如的独到之处就在于她选择了文体培训作为突破点——这个也是必然,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大家都杀的头破血流,彼此之间很难再有什么更多的新意了。
但是文体能力的培训,大家不是说不重视,而是这块的重视程度不如学历教育和技能教育罢了。
既然大家都在这上面有点相对弱势,那么想要有新的突破,这儿是再合适不过的突破口了。
而宋大小姐选择的突破口就定在了围棋上面——谁要她老爸就是个老棋友,自己最近又一直在棋友堆里打转呢?到时候肯定是免不了抓卓班这样有证的棋友了,胡宪这样的也自然是免不了被她抓去评定业余等级的。
于是宋大小姐洋洋洒洒的一篇关于增强文体教育资源投入的报告就送到了她领导的案头。
这个报告明显的秉持了花小钱办大事的原则和风格,邀请大量的业余高手来充实围棋教育团队,并不会花多少钱,但是在效果上却比现在这么半死不活的和棋院合办的教育班好多了。
那么剩下的就是如何加大宣传的问题了,这个就不是宋大小姐去头痛的了,她只负责提意见,领导采纳了,她可以名正言顺的抓胡宪这个壮丁,领导不采纳,她也没办法不是?自己也算是完成了一项工作嘛。
就在他的领导有点哭笑不得,以为宋大小姐是要给自己老爸找点外快的时候,朱大少也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中东之行,飞回了北京,带回的不仅仅是一大堆的阿拉伯风情纪念品,还有一大堆的中东项目。
好吧,这回,该轮到老朱同志头痛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