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指腹为婚(1/2)
“虎子,你来了。”
“恩,婶娘,我来找哥哥。”
“他一个人在那里都好长时间了,你来了正好和他叙叙话,我饭快烧好了,中午就在这儿吃吧。”
说话的是郑凡现在的母亲,李氏,她叹了口气。这孩子前个晚上从城里回来就一直无jīng打采的样子,整天都把自己关在家里,也不说话。要说谁遇到那档子事也得要点时间缓缓不是,可这都几天了,越来越憔悴,看着真心疼。看来得想想办法了,老这样下去可不行。
郑凡在这几天的时间里,从母亲李氏的口中了解了一下自己家的情况。李家的祖上可以追溯到五代时期,祖上乃是南唐皇室宗亲,不过由于宋朝统一,赵太宗毒死了后主李煜后,南唐皇室纷纷出逃。他们乃是李后主的五皇叔“江王”李景逷之子李茂的后代的一支,不过说是一支,实际上只有郑凡一家。在元朝前期,李家还是以教书授业的儒户,按理说儒户不需要服役,而且具有读书考取功名的资格,应该是非常优越的。但是由于元朝民族歧视严重,读书人能够进入元廷任职,最多在衙门做个小吏,或者是充当翻译,地位十分低下,甚至有“十儒九丐”这种说法。
在元后期,由于蒙古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国家直接控制的人口急剧减少,儒户也开始服役交税。李少渊的父亲名叫李安仁,到了他这一代,家产已经非常少了,一方面是由于坐吃山空,另一方面,未尝不是元朝官僚的压榨。李家现在的家产只有三十二亩水田,十八亩地,不过由于是所谓的书香门第,田地都是交由李虎一家耕种。相对于地主对佃户的剥削来讲,李少渊家每年只要三十亩田地的收入,其他的收成归李虎家。这使得他们对李家的人多了一份感激。
李虎进了郑凡的房间,见郑凡呆坐着出神,他叫嚷道:“哥哥,你在干什么呢?”
郑凡在想曾经看过的元末明初的历史,他在想以后的道路到底该怎么走。好像明太祖朱元璋是濠州凤阳人吧,可是这里与凤阳相距迢迢几千里,想去投靠他也是痴人说梦,好像现在他还在皇觉寺出家吧?想到这,思路被李虎打乱,他回头笑了笑:“你这家伙,总是那么大的嗓门,总有一天被你吵聋了。”
“嘿嘿,下次我小点声好了。”
郑凡穿着一件青sè的长袍衫,袖口挽起,头发随意挽成发髻,下身套件浅白sè的宽脚裤,手里正拿着一本书。书摆在房间靠右的书架上,郑凡前世高中学的是文科,加上对文学历史狂热的喜爱,对这些书居然能够看个一知半解,只不过让他很纠结的是,生僻字太多,再者断句简直不能说,大概是以前的李少渊在看书的时候留下的,用毛笔在该顿句的地方都点了一下,仅此而已。
“有什么事,看你风风火火的。”李虎是一个藏不住事的人,他的眉头都皱道一块去了。
“哥哥,这鬼天气也不下雨,我爹说照这样下去,三天之内没下雨的话,今年的收成可就废了。这可怎么办啊?”
“虎子,下午你带我去田里看看。”郑凡哪知道怎么办,不过先去看看再说。
“好的。”
“那些玩意儿都藏好了没?”郑凡说的是刀和缴获强盗的弓箭。
“哥哥,你都问了好多遍了,我都藏好了,放心吧,除了我之外,没人知道在哪里。三七那几个人我都叮嘱过了,他们也是晓事的人,应该不会说出去。”
“吃饭了。”李氏的喊声响起。
郑凡带着李虎来到厅堂,母亲李氏早备好了饭菜。
“娘,今天是什么rì子啊,居然还有肉?”郑凡很是惊讶,自己家的情况他知道,虽说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家境,可是最多也是一个中等之家,也不经常在饭桌上见到荤。
“我还是回去吃吧。”李虎这厮倒有点不好意思了。郑凡顿时哭笑不得,不由分说将他按在椅子上,将饭勺递给他,“自己盛。”
李氏也笑了“虎子,你与少渊同岁,从小也是我看着长大的,你就跟我孩儿一样,你还见外啊?”
李虎仅有的一点尴尬倒被说得无影无踪,便也不客气了。
“少渊,你都二十了,也该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虽说你爹过世才一年,按理应当守孝三年,不过现在也没那么多讲究了,而且这世道也不太平。娘这心里头啊,也总有点担心,盼着这早点抱上孙子。我琢磨着,该是与你张罗婚事的时候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