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零六五章 激荡(1/2)
一轮朝阳映得海面金波荡漾,周吉昌的心情也如同刚刚升起的朝阳一般朝气蓬勃,他站在船头眺望远处,金波翻涌的海水让人有些睁开眼,仿佛一条金光铺就的通天大道,任人驰骋。
周吉昌心潮起伏,暗自庆幸跟对了人。如果不是自己瞅准了三少爷非是池中之物,紧步跟随,如何能有他的今日?如今不仅武职荫封板上钉钉,而且还在大名鼎鼎的金门守御千户所谋了个试百户之职,说出去能羡慕嫉妒恨死不少人。这一切都是三少爷所赐,周吉昌暗暗下定决心,今后无论如何都要紧紧跟随在三少爷身边,哪怕是……心中不禁又升起了大逆不道的念头,周吉昌吓了一跳,赶紧将念头给掐灭。
巡视海防,早晚各需一次,周吉昌所在的这艘福船装载了二十门火炮,都是碗口铳之类的火器,迅雷炮都没有一门,更别说红夷大炮,船上士兵五十二人,综合起来战力不是很强,缉私还行,遇见硬茬就没有太大的用处。
开这条“破船”出来巡视海防,不是周吉昌初来乍到受人排挤,周吉昌摆明了是千户大人的人,刚见识了千户大人铁腕的百户们还没有胆量直接跟千户大人叫板。
因为是早防,警戒不需要太过森严。走私什么的都是在夜里进行,没谁敢在大白天明目张胆地走私,白天行船的都是正规的生意人,装载的货物不多,小本生意。海盗们白天出来干票收获不多而且风险还大,不如夜里安全,收获也丰厚,是以海盗们也是在夜里活动频繁。白天巡视海防除了查查来往的商船就没有什么别的事情,所以不需要出动大型战船巡视。
从拂晓开始周吉昌便随着战船出了金门,这会儿功夫已经了查了十几艘过往的船只,都没有什么问题。周吉昌乃是初次出海执行任务,心情有些小激动,他知道自己没有经验,在一旁看着经验丰富的亲兵处理事务,搜查、安检、验证文牒等等,周吉昌一一记在心中,努力地尽快适应如今的角色。
“大人快看,前面来了两艘战船。”周吉昌身边的亲兵指着远处的海面跟他说道。
“战船?”闻言周吉昌眉头一皱,他朝亲兵指着的方向看去,只见右手斜前方的远处的海面上游弋着两艘草撇船。
“开过去,勒令他们停船接受检查。”周吉昌眼尖,看见对方的船上没有架设火炮,他的心便放了下来,跟亲兵这般说道。
“是。”亲兵应声,指挥蹲在桅杆顶上的哨子打出旗语。
旗语打出后,对面的两艘草撇船立即回应,十分配合地降帆收桨,缓缓停泊在海面上等待周吉昌这方过去检查。
“大人,对面的两艘船降帆了,属下感觉有些不对劲,咱们可得多加小心。”亲兵经验丰富,见对面的两艘草撇船这么配合,他疑虑起来。虽然对方的船上没有架设火炮,但他还是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嗯,我自有分寸,吩咐兄弟们提高警惕,火炮准备就绪,对方一有异动就给我狠狠轰!”周吉昌闻言点了点头,如是吩咐道。
……
晋江县衙,公堂内。
面对梁县令的质问,余邦侯慌忙失措,一见李老汉的孙子出现在公堂上,他便知道自己派去看守李老汉幼孙的人栽了,自己的把柄铁定落在了别人手里。他不知该如何应对,本想依靠李老汉的翻供救回儿子,再顺道将秦家一军,想不到如今弄巧成拙,儿子没救着反倒把自己给搭了进去。
“这帮饭桶废物,居然连个孩子都看管不住!”余邦侯暗中怒骂,却也知道无济于事,他心思急转地想着对策。
就在余邦侯说不出话来,衙役们上前来锁拿之时,余邦侯都已做好了反抗的准备,想不到却听见贡靖国帮他解围的一句话,这叫余邦侯感激不已却又满腹疑惑,刚刚自己热脸贴上去人家不理不睬,如今怎么又帮起自己说话来了呢?
梁县令再次质问让余邦侯来不及多想这其中的意味,反正他知道有知府在旁帮着说话不是什么坏事,他心思一转,大声抗辩起来:“梁大人,在下可没有胁迫李老汉,更没有绑架他的孙儿。他说在下胁迫他,你叫他拿出证据来。若是红口白牙地凭空诬陷,在下不服。”
大声抗辩完,余邦侯神情紧张地盯着一旁脸色淡然的秦臻。这个自始自终神色都没有太大波动的少年叫他好是一阵心悸,不声不响间就暗中动手从自己派的人手中把李老汉的孙儿毫发无损地夺了回来。余邦侯知道自己派去的那几人必定落在了眼前这个小子的手上,要是他开口把人抓来指证,那自己这罪名可就坐实了。是以他非常紧张地盯着秦臻,心中还存有一丝侥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