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殿试(一)(2/2)
“既然殿试要考策问,那寡人就问你们两个问题,答得好自有封赏。尔等可听清楚了?”
“是。”
“咳,寡人的问题是:**之中嫔妃不和,该当如何?税赋连年减少,国库空虚,又该如何?请尔等一一作答。”
此问一出,百官轰然,这可是殿试,皇帝怎会问出此等不堪的问题?十名贡士更是大多懵然,梅大有心中暗道:你家婆娘打架,关我等何事,我连正妻还没有一房,哪知道该如何应付成群的姬妾啊!耕赋税重,无以附加,百姓本已苦不堪言,若再加,势必令天下反,这倒真是个难题。
十人中有九人眉头微皱,不敢贸然上前,唯有站在首位的田当归缓缓上前一步,躬身道:“晚生斗胆,愿先回答此二问。”
唰,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过来。
“回陛下,这便是今年的新科会元,中书省药州县的田当归。”一名老者从众臣工中走出,躬身介绍道,正是那位相国大人。
“好,那你就说说吧。”
“是。
晚生虽不才,却生于康安之家,家父也有十几房妻妾,且整rì争吵不休,家父颇苦于此,遂问门客。门客答曰,纳新而儆故,可解。家父不明其理,问之。那门客又道:诸般因果皆为争宠二字,若年年纳新,故人必群起而攻之;待明年,新人成故,再纳新,势必一同攻之。如此往复,岁岁如此,她们的心思永远用于揣度明年之人的身上,由此家可安矣。”
皇帝闻言,默默思量,旋即露出笑容,“嗯,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她们既然喜欢争宠,那就任她们去争,每年都有新人加入,形势年年不同,也够她们费心思的了,省得再来烦寡人。”
“启禀我主,此法万万不可,**本已庞杂,若每年再进新人,唯恐更加难以收拾。”一名老臣从旁走出,微微躬身,脸sè铁青的劝道。正是那位谢中书,谢大人。
“谢大人何出此言?不过是一名贡士的片面之言,大人又何必当真。再者言,陛下只是依例考他们些策问,从而判断出几位贡士的优劣,并非真有所指,谢大人又何必大惊小怪。”老相国同样走出来,不屑的反驳道。
“正是,正是。寡人只是考考他们,乃是泛指,谢爱卿多虑了。”
谢中书吃了个哑巴亏,灰溜溜退回队伍中。
哼!老相国一声冷哼,斜他一眼,同样退回原处。
“好了,第一问你已经作答,那第二问呢?”皇帝将脸一拉,做严肃状。
“回陛下,晚生以为,赋税不可再加。如今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太祖体恤万民,轻徭役,免赋税,也是希望能藏富于民,民富则国盛,此乃铁律。然国库空虚一事,势必要解决,若要征税,可令富商巨贾先。我田家经营药材多年,商路可通东西、贯南北,如陛下有需要,晚生愿说服家父,将田家一半之家财捐出,以解国库空虚之急。而举国富商皆感激太祖,感激陛下,更希望四海升平,唯有如此,他们才能为国为己安心行商。想必只要陛下一声令下,他们定然踊跃捐资,助朝廷渡过难关。”
(一言蔽之:原来他们的公务员考试也有“偏题怪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