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千军万马闯高考“独木桥”(1/2)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逝世后,很多人都还带着文化革命的观点看待事物,总怕中国出现修正主义似的。有的社员问我,以后我们分得的田地会不会还给地主。我说不会吧,我们龙门村的地主富农,死的死,逃的逃,只剩几个子女了,把土地全给他们,他们也没有办法种哇。
机关单位和学校的人都在猜测谁是接班人。有说王洪文的,有说张春桥的,也有说**的,有说叶帅的,也有说华国锋的,但没有一种说法是大家认同的。我也很纳闷,的接班人到底是谁呢?于是,晚上偷听敌台——**(那时,很多人都从偷听**获得中国的官方消息),也没弄明白是谁,似乎美国人这次也被中国文革弄得晕头转向,就问常帮我看病的医生王礼仪。王礼仪给我说,他悄悄地在家看了《五公经》和《推辈图》(当时是**),也猜不出是谁。
后来,四人帮被粉碎了,华国锋当上了**中央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当是还没设国家主席)
华国锋上台后,坚持走理念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两个“凡是”,还坚持“批邓,粉碎右倾翻案风”。
这时,大家就相信“你办事,我放心”是**的遗嘱。既然华国锋是按的旨意接班,以后,国家的政策不会有多大变化了,我们也就安于现状,认真教好书,在农村当一辈子民办教师,不再有什么奢望了。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一年。有一天,同学王洲给我说:“师兄,机会来了,国家要恢复高考制度,今年就要开始执行了。”
我听到这个消息,又惊又喜。但转念一想,心里又冷了半截。我们都是快慢3o岁的人了,按文革前规定的不过岁,而且是未婚。已过了7岁,我们还都结了婚,生了孩子,也没什么希望了。而且,即使要恢复高考,现在也来不及了,现在已经1o月了,高校都开校一个月了。再快,也得明年了吧?
他说:“你不信的话,一会到我的办公室看报纸就知道详细情况了。可能对老三届的学生要放宽政策。”
我就到他的办公室,在四川日报上看到了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报纸上说:1977年9月,中国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已经停止了1o年的全国高等院校招生考试。以统一考试、择优录取的方式选拔人才上大学。这次具有转折意义的全国高校招生工作会议决定,恢复高考的招生对象是:工人农民、上山下乡和回乡知识青年、复员军人、干部和应届高中毕业生。会议还决定,录取学生时,将优先保证重点院校、医学院校、师范院校和农业院校,学生毕业后由国家统一分配。而且,未了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这次改为春季招生,明年还要进行一次秋季招生。
但,是否新的考试制度还沿用过去的招生条件,就没说。所以,我们觉得没有考试机会了,也就没有在意。
到后来,我们的校长向忠到县招生办开会回来传达说:对老三届的特殊情况,可以婚否不限,年龄放宽到3o岁。
这下,我就有点着慌了,离考试时间12月1o日不到一个月了。怎么办?是参加还是退缩?校长还说,对老三届的年龄、婚姻的放宽,只有一次,明年就会恢复到文革前的要求。
我又打听我们的同学,他们都说不去参加。他们说,已经丢弃了11年的知识,要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复习好,比登天还难。考不上,在学生面前多丢面?再说,国家只不过是出于对老三届没能参加过高考,作一个交代,未必就真要我们这么大的年龄的人去搞高科技。
他们的话不无道理,但放弃,就意味着我永远丧失了读大学的机会。我很痛苦,当年,就是为了赌读工农兵大学的气,而离开学校,后来吃尽了苦头,连到一个小厂的梦都没实现。这次机会来了,我不甘心,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我也要去争取。于是,我在晚上悄悄的到校长办公室,花了五角钱报了名,打着手电筒,到贴满大学录的墙边,眯缝着眼睛,胡乱写了三所学校填在志愿书上。
妻子知道我报名后就哭,她怕我会离开她们母子。我安慰她说,大学是肯定考不上的,但我总得去考一回,这辈子也算我考过大学了。万一考上了,我也会接你们到我工作的地方一起生活的。
后来,听说我们龙门区有考生8oo多,文科5oo多,理科3oo多。全国有57o多万考生,大学录取27万多,一百个考生中大概只有四个人能考上。听到这些数据后,我真有点想放弃,但,我们公社龙门县立高级中学的所有同学中,就只有我一个人报了名,然而又不敢去考,这不更丢面子了吗?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只好拼了。
慌忙地复习:我过去高中的书籍早已丢得一本不剩,新高中的书也没有。我们公社的几个同学听说后,就你一本他两本地帮着我凑齐了老高中的已经黄的数学、物理、化学书,使我非常感动,也增添了我的勇气和信心。我翻开书,觉得每章每节知识都很陌生,脑海中一遍空白,并且,一看到那些公式、定理,大脑就胀痛。没办法,只得一点一滴地从头学起。我利用下课时间,和放学时间,在办公室看。回家时,点着煤油灯看一两个小时(那时,一个民办教师每月供应半斤煤油,农村每户人2两,我们家每月就有7两煤油,煤油的问题还能应对)。每两天看完一册书,只记公式、定理和黑体字内容,扫描一下各种题型的演算过程。算起来,一册书总共就花费不到六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政治科不知道考什么,怎么复习。我用了两个下午放学后的时间把《社会展简史》看了一遍,我们学校一个老师的女儿也要参加高考,她看我在看《社会展简史》,就说:“那些书没用,我这里有从省城知青那里抄来的政治复习提纲,我借给你看两天嘛,老师。”我说,太感谢你了。我就把她的手抄的三页政治复习提纲借回去,在晚上背了两个小时。复习语文更快,用了两个晚上的复习时间,跑马观花地看了一遍四川师范大学编的《现代汉语知识》,就算完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