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中国记忆 > 第64章 千军万马闯高考“独木桥”

第64章 千军万马闯高考“独木桥”(2/2)

目录
好书推荐: 超级医仙 宫廷营养师 重生之娱乐魔法师 夜黑情高 越夜越嚣张 激狂情人夜 新版大官场 守护未来 代嫁:王的辣手皇妃 肉食者聂让

我们龙门区是一个大区,设有文、理科两个考场。文科考场设在马龙社社办初中,理科考场设在龙门区高中校。两个考场相距不到一公里,相互都能看到。

考试那天,真是壮观。八百多考生,加上来送考生的亲朋好友,总共有一千多人像潮水一样涌向考场。考生中年龄最大的(根据后来的报纸报导)37岁,最小的13岁。其实当时考生的年龄限制在3o岁,后来又放宽到32岁,不知道为什么又有37岁的漏网之鱼?也许是他们隐瞒了年龄,也许是招办的人网开一面,明知道你是考不上的,何不让你去了一个心愿?考生中有牵着孩子的父亲,有大着肚子的孕妇,有刚把孩子喂了奶,递给母亲就进考场的女士。

据画友刘大石说,艺术院校的考场更火,成千上万的艺术考生拥挤在省艺术招生办公室门前。美术专业的考生要先交两幅自己创作的画,让美术专业老师初审后,认为合格了,才准考证。他交了两幅自己的得意之作,连报名资格都没拿到。艺术学校的老师说,许多考生的绘画水平过了他们的毕业生水平。

由于龙门区街道上只有三家饭店、两家面点和几家小型的小食店,考生们等考试结束后,涌到饭店吃饭时,才觉僧多粥少是怎样的场面。为了应对下午的考试,没挤到饭吃的人就涌进糖果店,买些饼干、糖果之类填填肚子。后来,龙门街上所有能吃的东西都被买走了,连糖果厂最后一炉饼子都送到街上卖给考生了,都还有几十人没能吃到任何食品,饿着肚子进了考场。听说,当晚龙门区委因事先没为考生准备饭菜而受到县委、县政府的严厉批评。到第二天就改变了,考生出考场后,就可以在区供销社的临时摊点上买到热馒头、饼干、烧饼之类的食品,区公所食堂还在大街上放了几桶开水,几十个开水杯,供考生饮用。

幸好我事先有所准备,因为我们生产队的两名女知青说要陪我参加考试,见识一下高考。要在饭店吃饭,我花费不起,让别人出钱,我也不好意思。我就带她俩到考场附近我的同学家去吃住。我那同学也不吝啬,她很热情的给我们安排食宿。在当时来说,真是雪中送炭,至今我都觉得还欠她家一份情。

不仅我们龙门区是这样,全中国在1977年的12月1o日那天都在上演这幕创世界吉尼斯记录的大学考试。这就标志着中国科技的春天真正来了,过去那种读书无用论已经过去,知识越多越反动的谬论也已没有了市场。

慌乱的考试:由于已经丢弃了11年的学习,再加上只有24天慌忙复习,所以,一进考场就心慌意乱。当考试钟声响后,我拿起笔,心跳得很厉害,太阳穴两边都感觉到血液在那里拥挤不通,造成大脑供血不足,出现了短暂的头晕,脑子里什么都记不起来了。我觉得完了,一切努力都失败了。我就只好扑在桌上休息一下,大约过了两三分钟时间,我的太阳穴旁的血管好像不再拥挤,大脑似乎又清醒了。我才突然意识到我必须拿起笔来战斗,就是死在考场上,也要坚持下去,因为我已经没有退路了。

语文试卷只有两道大题:一道是基础知识题,3o分(总分1oo);一道是作文题,7o分。我觉得基础分不应该让它丢一分,就很仔细的做,结果很满意,我觉得至少要得28分。可一看手表,用了一个半钟头,只剩下3o分钟了。心跳又加快,只得不加思考地写,到最后五分种时还有两段未写。我真想写上:阅卷大人,我时间不够了,原谅我吧,我的动作太慢了。到最后只有两分钟时,我只好写几句“打倒万恶的四人帮!肃清他们的流毒!”等口号。

语文基础知识里有段文言翻译题,是《劝学》里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后来听说,有很多人翻译成:**这个大坏蛋,她当时用过蓝萍的名字。笑得阅卷大人们前仰后合的。

政治考试很轻松,上面的考试题和问答题都见过,除了简单的解释,就找不到话说,用不了一个小时就答完了。就举手请假出去解手,监考老师就陪着我们三五成群的上厕所。

数学考题,拿到手里就笑了,认为太简单了,一百分非我莫属。但做起来却慢得很。一道求2的次方是多少位数,我知道取对数,算出真数后,把数再加一就是它的位数,但老在那里想,不下手做。后来又想到,有这么简单的题吗,该不是另有蹊跷吧?放到后面做吧,但后来时间到时,也没把后面的题做完,这道12分的题,本来也不过用两三分钟的时间就得到了的,就这样失之交臂。

理化科(物理和化学合考,各占5o分)也是一样,看完一遍就觉得该得满分,可做起来不是算错,就是公式、定理用错,或者就是单位换算错。记得一道小球落水的题,算出来需要4秒钟,交卷后才想起单位换算错,一公斤等于1o牛顿,没有把牛顿除以1o,换算成公斤单位带入公式计算。正确的就应该是o.4秒。

我走出考场后,觉得头晕目玄的,想呕吐。也许是因为考试两天连肉腥都未见到过,两天的紧张考试,身体透支太大的原因吧。我就在路边坐下,过了几分钟,觉得身体正常了,才慢慢地站起来走。

路上遇到很多年轻考生,他们都很满意地在谈论自己如何答的题,我问他们估计能考多少分,他们多数都说在平均及格以上。

我估计我可能平均在5o到6o之间,要及格很难。所以,觉得没希望了,回到家后,一声不吭地就倒在床上睡了,但睡不着。

今后怎么办?怎样给我的学生解释,挽回一点面子?

我陷入了痛苦之中……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