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窃国大盗 > 第31章

第31章(2/2)

目录
好书推荐: 绿袍老祖 狙击手异界狂飙 极品保镖 圣皇天下 大赵帝国 都市邪剑仙 网游之邪气纵横 混混抗战 圣剑至尊 网游之无尽黑暗

“心存忧乐关天下,论功应与补天同。”人们这样赞誉她。

《中国妇女运动史》开始编纂,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特别提出唐群英是中国女权运动第一人。

夏瑞芳,字粹芳,商务印书馆创办人,江苏清浦县人,生于1871年(清同治十年)。其父是上海董家渡的小商贩,其母在美籍牧师家做保姆。1882年夏,瑞芳随母到上海,入长老会清心堂南市小学读书,毕业后升入清心书院。1889年去同仁医院当护士,一年后改入英商《文汇报》学排字。1894年转至英商《字林西报》馆做排字工,其后,在英商《捷报》馆做工头。

1897年2月,夏瑞芳和排字工人鲍咸恩、鲍咸昌、高凤池等人集资3750元,置印刷机数架(手摇四开机二部,圆盘脚踏架三部),在上海江西路开设一家小型印刷工场,取名商务印书馆,由夏瑞芳主持,鲍氏兄弟做帮手。初以承印外商商业文件为主,并替英美圣经会及广学会等印刷教会书籍。1898年9月,清廷下诏变法,夏瑞芳鉴于学习外文风气日盛,乃增资1000元添购机器,租赁房屋,印行《华英初阶》、《华英进阶》等书,销路甚畅。1900年,商务接盘日商修文印刷局。次年,夏瑞芳等人吸收南洋公学译书院院长张无济、上海闸北纱厂老板印有模等参与经营,创刊《外交报》杂志(为商务出版的第一种期刊),并将商务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扩大资本至五万元,夏瑞芳任总经理。1902年8月,清廷颁布学堂章程,通令全国遍设学校。夏瑞芳见兴办新学急需教科书,遂定商务中心业务为出版学校用书。次年更建立印刷所,添设编译所和发行所,并聘请主持爱国学社的蔡元培任编译所长。不数月,蔡元培因“苏报案”离职,又改聘张元济任编译所长,编印《最新国文教科书》等一册发行。数月间风行全国,行销达十余万册。以后,又续出算术、史地、英语等教科书及英语辅助读物等。由于教科书利润丰厚,销数有增无减,商务营业骎骎日上。

1903年,日本商人金港堂计划在上海经营出版印刷业务,商务吸收日资改组为中日合办,资本20万元,中日各半。当时规定以中国法律注册,由中国人任董事和经理,日方仅任监察一人。次年向清政府商部注册,仍名商务印书馆,由夏瑞芳任总经理。同时,商务接盘北京直隶官书局,改名京华印书局。商务在闸北宝山路自建的印刷所和编译所新屋于1907年落成,规模更加扩大。其后,夏瑞芳一面聘请日人技师培训技工;一面派员去日本学习技术,并亲自去日本进行考察。从1904年到1914年,除出版各种教科书和读物外,还先后创办发行《东方杂志》、《教育杂志》、《小说月报》、《法政杂志》及《少年杂志》等刊物。此时商务资本已陆续增至150万元,职工750人。全国各主要城市设分馆三十多处。此外,夏瑞芳还附带兴办教育,先后创设了小学师范讲习所、尚公小学、商业补习学校、艺徒学校和养真幼稚园等。商务遂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一家近化化印刷出版企业,夏瑞芳成了着名的出版印刷业资本家。

上海大资本家席子佩和福州大商人曾少卿见印刷业有利可图,于1906年创设中国图书公司与商务竞争。夏瑞芳暗中收买股票折价抛售,使图书公司的股东不敢续交股本。后来该公司即被商务收买,改名中国和记图书公司。

1910年上海发生帝国主义****骗子制造的“橡皮股票风潮”。

7年前的1903年,英国****麦边在上海组织蓝格志拓殖公司,用招摇撞骗非法哄抬橡皮股票价格。随后,英国冒险家嘉道理、白克尔父子也分别创设橡树种植公司,参与哄抬橡皮股票。1900年,上海许多官僚、地主、资本家买办群起争做橡皮股票投机生意。三、四月间,当橡皮股票价格暴涨达于顶峰时,帝国主义分子们使用“金蝉蜕壳”计大量抛售股票,套走了几千万两银子。在“橡皮股票风潮”中,夏瑞芳用商务的资金进行橡皮股票投机,结果失败,亏蚀很大。

辛亥革命后,商务的各地分馆不能汇款接济,致使商务资金短绌,无法应付。夏瑞芳一面变卖宝兰里房产并向钱庄借债以偿讨欠款,一面解雇部分编辑人员和工人以转嫁损失。馆内陆费逵、沈知方等乘机暗中联络,于1912年1月退出商务,另创中华书局与商务竞争。陆费逵等还在报上揭发商务与日商合办的关系。夏瑞芳为了对付中华书局的竞争,不得不向董事会提出退还日股,并亲去日本交涉。结果,给日方以优厚条件,于1913年退还了日股,重回北洋军阀政府工商部注册。

1913年7月,陈其美在上海发动反袁斗争,欲占闸北福州会馆作司令部,夏瑞芳与吴子瑾害怕闸北发生战事,遂暗中勾结英美租界工商局,派兵驻扎闸北入口处阻止陈其美军,陈部被迫改驻吴淞。1914年1月10日,陈其美派人将夏瑞芳暗杀。

1913年二次革命的失败,给亡命日本的革命党人一层厚厚的阴云。种种灰心,互相埋怨,畏难止步,缄口不言。只有孙中山毫不气馁,苦劝革命党人振作起来,后又于1913年底函告南洋革命党人鼓起勇气,勇往直前。

鉴于国民党涣散无力,孙中山召集在东京的部分革命党人,总结经验教训,准备重新建党,重振旗鼓,进行“三次革命”。11月,他电召陈其美前往日本。

1914年6月22日,在东京召开中华革命党一大,到会者有八省逃亡日本的党人,孙中山被选为总理。7月8日中华革命党在东京筑地精养轩举行成立大会,正式宣告成立。到会者300余人。孙中山在会上宣誓加盟,正式就任总理职务。他公布了手书的《中华革命党》总章,规定党的宗旨为“实行民权、民生主义”,“以扫除**政治,建设完全民国‘为目的’”。在宪法颁布前,“一切军国庶政,悉归本党党员完全负责”。并规定按入党时间的先后,将党员分为首义、协助和普通三种,各有不同的政治权利:首义党员有参政执政的优先权利,协助党员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普通党员只有选举权。入党都要按指印,立誓约,绝对服从总理;许多革命党人因反对按指印这一荒谬规定而拒绝加入。二号领袖人物黄兴更是激烈反对,加上陈其美从中挑拨,黄兴与同情他的人另组欧事研究会,导致革命党的分裂。参加中华革命党的人数最多时才五、六百人,无异作茧自缚。

中华革命党本部之组织分为总务、党务、财政、军事和政治五部。总务部长为陈其美(挑拨黄兴离去,他便成为党内二号领袖人物),党务部长为居正,军务部长正副部长为许崇智,邓铿,政治部正副部长为胡汉民、杨庶堪,财政部正副部长为张静江、廖仲恺。设支部于国内外各地,国内支部专事武装讨袁,海外支部负责筹款。

孙中山领导中华革命党坚持武装斗争,把在国内的军事活动作为主要工作内容。但中华革命党的党纲反袁世凯不反帝国主义,动员不了群众,处处的讨袁斗争均告惨败。中华革命党无法扩大,不能积聚成强大革命力量。当时党内重要人物廖若晨星,仅陈其美、胡汉民、廖仲恺等少数几人。

同盟会元老谭人凤见此,忧心如焚。他自始至终力主团结,当年章、陶内哄之时,他曾以自己组织起来的革命力量与黄兴“谭黄合一”,后又以团结旗帜组织中部同盟会以取代章、陶重组之光复会,现在又向孙、黄双方说项,力争孙、黄合作,备受孙、黄赞许。

谭人凤,号石屏,湖南新化县人,生于1860年9月20日(清咸丰十年八月初六)。13岁中秀才,爱读《船山遗书》,16岁参加洪门组织。1903年至1904年间,曾在新化县城创办革命机关福田小学,自任校长,召集江湖党友,准备举行反清革命,活动于湘西一带,因走漏了风声,被当地官府追捕,遂于1906年冬逃往日本。

经黄兴介绍,谭人凤在日本加入同盟会。1907年初入日本东京法政学校学习。是年春夏间,谭人凤协助孙、黄策动南方起义。同盟会几次起义失败后,谭人凤于同年8月返回东京。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