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筝的欣赏和学习方法(2/2)
四、慢练与快练相结合在练习度快、技巧又较复杂的乐段、乐句时用把度放慢一倍或二倍的慢练来练习是很有必要的也是有效的训练方法。但是在练习技巧并不复杂的乐曲时不根据具体情况而一味的运用慢练的方法那就太不合适了。因为长期这样不仅会让练习者丧失了正确的了解乐曲的能力而且还会逐步减弱他们对音乐表现的积极主动性和乐感。正确练习方法是慢练与原演奏相结合在学习一新作品的初期一旦完成了指法节奏时就得考虑正确的度要求。再把一些技巧较复杂的乐句通过慢练确定了指法的正确性和协调了左右手的动作后就应该开始用原进行练习。只有原演奏才能真正理解乐曲才能真正现所存在的不足和技巧的问题也才能找到真正需要慢练的地方。要记住练习时应困难点重点练易错点仔细练慢与快相结合练。
五、不可忽略的左手的按颤技巧练习在练习中左右手拨弦的音作用是明显的出现的错误也易被察觉所以一般都把精力放在右手上但千万不能忽略左手的按颤技巧。古筝演奏中左手的“揉、按、滑音”正是它的“灵魂”所在“以韵辅声、音韵相成”是古筝音乐的特色所在左手按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古筝演奏者的艺术水准的高低缺乏了左手的按颤运用筝乐就淡而无味失去了光彩。因此在练习中须认真仔细的琢磨左手按颤技法不可忽略。
六、不要轻视演奏技巧“简单”的乐曲或乐段在有的筝乐作品中一看乐谱就知道技巧很简单因此容易被人忽视对它的练习但往往这些看似简单的乐曲恰好是风格特点韵味十足的曲目所以才更要注意由于这些乐曲一般度比较慢在练习时不但要把握好风格特点表现的左手按揉技法还应该注意其节奏的准确句法的呈现音色的纯净强弱的控制所以在学习这类乐曲时练习重点只是不同于那些快度大力度的技巧练习罢了更多的是要多加强对乐曲的风格和表现手法的分析。例:特别是古曲如《出水莲》、《渔舟唱晚》等。
七、重视练习曲的训练在古筝的学习中人们往往只重视弹几曲子而忽视了练习曲的训练。这个问题非常突出我也存在这个问题。随着古筝艺术的不断断续续展弹奏的力度、度、技巧和乐曲表现内容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练习曲的训练也必然成了我们提高演奏技巧不可替代的一种重要手段。因为练习曲一般都具有针对性通过反复、专门的某种单项练习可以从中学会、巩固或改进某种弹奏技巧和方法。加上训练练习曲通常是纯技巧练习没有旋律和乐曲表现方面的负担就能更好的把握技术要求效率也高。
八、温故知新有助于不断提升很多学古筝的人也包括我在内“猴子掰玉米”的现象非常严重学了后一个曲子却丢了前一个曲子这样的学习是得不偿失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把复习一些经典的曲目作为不断提升的一个重要手段这样不但可以为我们积累大量的表演曲目还能够训练和提高我们的记忆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复习可以在那些旧曲目中得到新的体会和认识从而在演奏的技巧能力上乐曲的理解能力上得到不断提高。
九、调整心理状态学会漏*点练习练习的目的就是要演奏而演奏和练习又有着很大的不同。如:在家自己练习时错了可以反复的去改正去练习在舞台上演奏就完全不同了根本是没有反悔的机会的。由于在舞台上演奏的人内心都会十分激动心理上和肢体上都会比平常练习时紧张得多。平时已练习得滚瓜烂熟的乐曲这时往往由于紧张错音百出因此我们在努力创造上台的表演机会之外还应注意在平时练习完整的乐曲时调整心态想象自己是在舞台上演奏这样练习就能让精神处于兴奋状态增加信心提高练习效果。对我而言在几年的古筝学习过程中老师与学生的相互作用都非常大。学生不能一味的去等老师教并死板的学这样只能对老师产生依赖性不善于独立思考学习被动等。应该听取老师意见的同时善于自己现问题和增强自我感觉。还有就是弹奏技巧是学习乐器必不可少的能力。所以有了一定的弹奏基础后应该回头去检查一下自己在弹奏技巧上还有哪些的不足处重视以练习曲做针对性的训练加以改进还应该在学琴的同时认真学习乐理知识熟悉各种记号、音乐术语、培养读谱习惯增强节奏感和音乐的心理感应能力。只有这样相结合的学习才能在古筝上有所突破才能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