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生意经(2/2)
宋玉深施一礼恭恭敬敬地说道:“我是读先生的诗长大的,仰慕先生如同日月,今日一见三生有幸!”
杜甫还很不自信:“你读过我的诗?”
“当然,先生不信?”宋玉朗声诵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好,好诗!”李晟击掌赞叹。
他好,宋玉可不怎么好。
越到后面,声音越小,因为不读书的大学生宋玉忽然想到一个问题:穿越里面拿诗词糊弄人,都是拿后代的糊弄前代的,或者是拿**的伟大篇章吓死那些百无一用的书生,今天他朗诵人家自己写的诗,那些穿越的前辈好像没弄过啊!为什么没弄过呢?一定是有原因的,哎呀,原来怎么没想到啊,如果这诗现在还没写出来可怎么办?
宋玉很害怕,很没有自信,很后悔,很想找一条地缝钻进去,或者直接找一块豆腐撞死算了。
杜甫听罢,没有做声,宋玉弱弱地问道:“不对吗?”
就差问人家,你难道还没写出来吗?
杜甫微微一笑道:“年轻时候的东西,居然还有人记得!”
虽是谦虚,可也有几分自得在里面。
宋玉一屁股坐下,暗自赞叹:穿越也不是什么人都能玩的,譬如下围棋,既讲究体力又要求智力,一个玩不好,要死人的。
良久,宋玉说道:“观先生容色,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学生喜欢先生的诗,天下不知有多少人如学生这般,学生有个不情之请,尚请先生考虑一二。”
今日遇到知音,杜甫甚喜,道:“你说!”一番谈话,杜甫恢复了自信,与刚才气度自是不同。局中人都没有注意到这一点,谈话还在融洽地进行着。
“在商言商:学生想将先生的诗刻印出来,教化四方。学生想独家经营先生的作品,也就是说,今后先生想出书,一定要找我们书肆。价格请先生斟酌,不知是否唐突。”
鳖犊子玩意,和读书人说话费劲,和诗圣说话费劲得就像乞丐花钱。
杜甫很光棍地说:“我没钱,印不起书的!”
宋玉一笑:“印书自然是我们出钱,您的报酬可以按照印刻的册数来算,也可以一次付清。先生以为……”
诗圣很不自信地说:“应该没什么人买,刻了模板,你就会赔钱的。”
很明显,忧国忧民的诗圣是个实在人。
宋玉道:“我也是刚买了书肆,做了东家,不知道时下行情,报酬就一次付清好了,说错了先生莫怪。您看,一诗一贯钱,行不行?”
一贯钱就是一千元人民币,一诗按照七律算就是五十六个字,标题撑死了加上二十个字,总计七十六个子,一个字十三元。这样的价格相当于几级作家?少还是多啊?
杜甫愕然,宋玉期期然道:“我确实不懂行情的,那就一诗两贯钱?”
老书生赧然道:“值不了这么多钱!两贯万万不可,一贯也是多的,不可不可!”
哦,原来不是嫌少。
宋玉洒脱地说道:“那就说定了,一贯好了!走时,先生带些钱买酒喝,明日将书稿带来,一并结算,这样可好?”
杜甫连忙说道:“甚好,甚好!本来京都访友,友人外出,盘缠用尽,只想卖了草药归家。不想遇到了贤弟,若是不嫌弃,称呼东主贤弟可好?”
“学生高攀,幸甚大焉。”确实荣幸,和诗圣称兄道弟,不说别的,后世研究历史的学者肯定会知道诗圣杜甫有一位好友叫做宋玉,然后宋玉如何如何,光荣啊!
宋玉想了想道:“先生不住在长安吗?”
“京城居大不易,现于小城奉先暂住。”
经过解说,宋玉才知道奉先在长安北部,距离二百里左右,要回去很难躲过潼关过来的叛军,也许奉先现在就已经被叛军占领了。为了安全考虑,宋玉请杜甫留下,杜甫执意不肯,只待将诗稿默写出来立即回奉先安置家小,然后去寻北上的太子李亨,为国出力。
这时,久坐不语的李晟起身说道:“打扰已久,就此告辞。”
宋玉连忙起身道:“大兄本是卖马的,难道不卖了吗?我却是想买的。”
李晟喜道:“那是最好。”
一般马匹卖价在两万五千文左右,李晟的白马应该是一匹军马,而且是一匹好马。
宋玉道:“五万如何?”
这就是出了双倍的价钱,李晟踌躇良久,道:“好,五万就五万。只是麻烦东主好好照顾它,这家伙脾气倔的很。”
宋玉吩咐王海取钱,交给李晟,送了出来。
李晟拍了拍白马,又将脸儿贴上去,摩挲良久,这才分开。不待李晟说话,宋玉道:“今日见到李兄,很是投缘,不知是否有幸做个朋友?”
“自当如此!”李晟应道。
“好,”宋玉说道,“兄弟有一件小礼物送给李兄,一定不要推辞。”
“这个……”李晟很为难,虽说做了朋友,可是见面不多半个时辰,怎好收人家的东西。
“大丈夫行事顶天立地,收还是不收?”宋玉出言相激,李晟豪情陡升:“收!”
宋玉大笑:“就是此马!”
李晟的红脸,如同风云变换,煞是好看,好一会儿,目视宋玉沉声道:“我们不做朋友,做兄弟。”
“好,我们做兄弟!”两人的手握在一起,旋即大笑。宋玉五十贯,换来了一个生死不渝的兄弟,后来每每想到此节,总会不好意思地说:“赚到了,赚到了!”
而李晟却说:“天宝十五年六月十八那一天,很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