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康熙剩世 > 第四十七章 大军

第四十七章 大军(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三国之庶子称雄 网游之从零进化 折草记(原名腐女踏草) 占有 火影之武神 堕落之云 佳偶天成 我的极品婆婆 重生百度 刺客魔传

第一天的进攻,在经历了四次惨痛的失败之后,不得不因为安部清军士气极为低落的情况下宣告失败。这让不仅让安珠护脸上无光,更是让来观战的几个管事儿大为不满,纷纷声称不愿意为安珠护供给军粮。

安珠护又急又怒,却又奈何不得这些个管事儿。别看他们一个个不过是乡下管着个庄子,没见过什么世面。这些人几乎个个身上都有了世袭的爵位,若是深究起来,说不得这些跟披着裘衣的老农似的管事儿就是安珠护本旗的什么主子了。

这就是作为旧秩序一员的悲哀了,和明末一样,只要天下还没有真正乱到无可收拾,甚至只要官兵心中还存着朝廷的权威,那么旧秩序下的等级就依然有效。眼下在安珠护和这几个管事看来,大清朝终究还是没垮的,只要大清朝还在一天,这些管事就笃定安珠护不敢明抢他庄子上的存粮,甚至不敢对自个儿动粗。因为就算安珠护真的位高权重,高过了这些管事的,他也不敢抢夺,因为这些庄子无一不是盛京城里闲散铁帽子王爷各旗旗主的产业。

要是换个开明的有抱负懂大局的王爷,说不定安珠护早就下令先抢了再说了,所谓君子可欺之以方嘛!只要事后赔偿了,作为贤王,也不能说什么。可惜,这些个铁帽子王爷,尊贵是够尊贵了,正是因为太尊贵甚至后金时代和大清朝初期,各个王爷都有着极大的参政和军事力量,满清的政体在这个时期,是处于八王议政的时代,用历史砖家们的话,这叫部落贵族民主议会制度。

到了顺治朝,在强势王爷,孝庄皇太后的姘头,顺治皇帝的皇父摄政王多尔衮的帮助下,其余各王权力逐渐猥琐,到了康熙朝,同样强势的顾命大臣鳌拜由于自身并不是王侯只是权臣,更是对诸王加以打压。各个亲王干脆被以固守看管祖宗陵寝,镇守龙兴之地的名义,被限制在了奉天区区一府之内。

这虽然比明朝皇帝把各地藩王当猪养,活动范围限制在城墙之内,终生连城外五里都没有去过的程度要轻微一些,终究却是让人没有了政治上的希望,只得转而向财色上展了。故而,明代的藩王最是贪财好色,甚至到了李自成大军围城,也不愿意拿出一点钱来给守城士兵饷银的变态程度,清朝的王爷虽然要自由许多,却也同样只有把注意力放到这些方面,若是大军围城的是盛京城,他们或许会很主动的配合出钱出力,可是生在遥远的却是王府收入的重要来源的蛟河,这种完全自己完全没有感到威胁的情况下就无端损害权益的事情,他们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故而,在盛京城里的各位王爷,却是最不讲理,最看重财货面子一类东西的人了,面对这些清贵,安珠护丝毫不敢得罪。

对于安珠护难办的事情,对于周懿来说,却不是什么棘手的事情。

周懿年少即高中,当真是青年才俊,要不然也不会被老丈人看重把女儿嫁给他了。这么些年下来,固然是有这岳父家的人脉在内里起作用,周懿本身对世情的练达也是极为重要的。若不是出了通天大案,这时候于普通的同僚上司之间的那点情谊关系已经不起作用,在庙堂之上他的命运就已经被大佬们决定了,周懿的结局可以完全是非战之罪。

与安珠护这个边疆苦寒之地,积功升官一步步熬上来的武夫相比,周懿其实从一开始接到这个任务,稍微打听之后,心中一盘算,就明白了事情的解决之道在哪里?

这个问题就是钱,不是买粮的前,而是给管事们的好处。

对于远离繁荣地区在这个偏远之地开地种田的一个个农庄来说,用国营企业分公司来形容他们的最恰当不过的了。

对于这些管事儿来说,他们的家族本身已经没落,祖宗为大清国的英勇血战除了换来不能御寒的黄马褂,不能做官的世袭爵位之外,没有给他们留下什么东西。而他们在这些庄子上努力给远在盛京城里锦衣玉食的王爷们干的再认真,他们的名字也许都不会传到王爷们的耳朵中。管事这个职位,给他们带来的无非就是糊口的工作罢了。

一开始,这些人也许还会处于各种原因,或者是对主子的忠诚,或者是对上进的渴望,努力工作拼命争取每年多给府上多送一点儿银子和土特产粮食等等,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现,无论他们再努力,做出再多的成绩,能够升的位置总是是稀缺的,远离了盛京来到这偏远的白山黑水之间,他们就已经失去了在主子面前挣表现的希望。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其实和他们的主子一样,没有了前途上的追求,那么就干脆追求实际的东西吧。

安珠护之所以寻求军粮的供给不顺利,就是因为他没有弄明白这里面的厉害关系。

他派人带着银子去庄上买粮食,就等于让庄子里所有的人都知道,有人来买粮食,卖出粮食的钱落不到管事们的口袋里,擅自处理王爷的财产还要让他们背上不小的压力,他们怎会答应?甚至对于他们来说,义勇军随便派几个大兵来要粮,他都会更干脆。因为这很好交代:乱匪强兵之下,咱作为管事儿的能够不惧危险,努力保住了大部分的粮食,那都是咱为王爷尽忠呢!而卖给安珠护则不太一样,因为牵扯到了钱的问题,就免不了可能会有小人歪嘴说:哎呀,某某人这么轻易的就把王爷的东西五文不值三钱的卖了,说不得吃了多少好处呢!这种话,管事的可是怕的很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年代剧:老曹的潇洒人生 谍战,都别猜了,我真是卧底啊 民国:王牌飞行员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