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65章(1/2)
第六十一回春色撩人茜窗惊艳影秋波流慧白屋动相思
历史小说是根据事实而做的,不可杜撰。正史根据事实,分了前汉后汉,这部《汉宫》,不能不也有个分际。自从本回起,就是后汉的开始了。为便于读者醒目起见,先行表明一下。
却说九十春光,绿肥红瘦,风翻麦浪,日映桃霞。杨柳依依,频作可怜之舞;黄莺恰恰,惯为警梦之啼。梅子欲黄,荼蘼乍放,在这困人天气的时候,谁也说是杜宇声嘶,残春欲尽,是人生最无可奈何的境界了。那一片绿荫连云的桃杏林子里面,不免令人想起杜牧之寻春较迟之叹!那些初结蓓蕾的嫩蕊,却还迎着和风,摇摆个不住,里面曲曲弯弯露出一条羊肠小路,好像一条带子,环屈在地上一样。这时只有一群不知名的小鸟,在树上互相叫骂,似乎怪老天忒煞无情,美满的春天,匆匆地便收拾去了。
此时忽然又夹着一种得得得的步履声音,从林里面发将出来,那一群小鸟,怪害怕的登时下了动员令,扑扑翅膀便飞去了。停了半晌,才见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从里面蹙了出来,他一面走,一面仰起头来,四处张望,不时地发出一种叹息的声音,料想着一定是触景生情,中怀有感。
当下他懒洋洋地走出树林。面前便是一条小溪,右面架着一座砖砌的小桥,他走到桥上,俯视溪水澄清,一阵微风,将那溪边的柳絮,吹得似下雪般飞入水中,水里鱼儿,便争先恐后地浮上来唼喋。他蹲下身子,熟视了好久,直等那鱼儿将杨花唼喋尽了,摇摇摆摆地一哄而散,他才怅怅地站了起来,背着手,仍是向桥那边慢慢踱去。
没几步路,前面一道,却是蔷薇障在面前横着,他绕着蔷薇障一直走了过去,到了尽头之处,便是一簇一簇的荼蘼花架。
前面在那众绿丛中,隐隐地露出红墙一角。他立定脚步,自言自语道“我也太糊涂了,怎的好端端地跑到人家的花园里来做什么呢?”他说罢,便回过身来,想走了出去。谁知花园里甬道很多,走了半天,不独没有钻出来,反而钻到院墙的跟前去了。他便立定脚,向四面认一认方向;可是他一连认了好几次,终于没有认出方向来,他暗暗地纳闷道“这真奇了!明明是从那面一条甬道走进来的,怎么这会儿就迷了方向,转不出去呢?假使被人家看见了,问我做什么的,那么,怎样回答呢?岂不要使人家叫我是个偷花贼吗?不好不好,赶紧想法子钻了出去,才是正经。迟一些儿,今天就要丢脸。”他想到这里,心中十分害怕,三脚两步地向外面转出来。说也不信,转了半天,仍然是外甥打灯笼——照舅,还是在方才站的那个地方。
他可万分焦躁,额上的汗珠黄豆似地落个不住,霎时将那一件鹅黄的直摆,滴得完全湿了。他立在一棵杨柳树的下面,呆呆地停了半晌,说道“可不碰见鬼了么?明明的看见一座小桥在那边,怎么转过这两个荼蘼架子,就不见那小桥呢?”
他没法可想,两只眼睛,不住地向四边闪动,满想找一条出路好回去。谁知越望眼越花,觉得面前不晓得有多少路的样子,千头万岔,纡曲回环,乱如麻缕,他气坏了,转过头来,正想从南边寻路,瞥见一带短墙婉蜒横着,墙上砌着鹿眼的透空格子。
那短墙的平面上,挨次放着吉祥草万年青的盆子。隐隐地望见里面万花如锦,姹紫嫣红,亭台叠叠,殿角重重,他不知不觉地移步近来,靠着短墙,向里面瞧了一会儿,瞥见西南角上有几个十五六岁的丫头,在那里寻花折柳地游玩。
他心中一想,我转了半天,终没有转了出去,倒不如去问问她们,教她们指点指点,或者可以出去。他想到这里,壮着胆,循着短墙,一直往那几个丫头的所在绕来。一刻儿,到了那几个丫头玩耍的所在,不过只隔着一层墙,所以一切都能看得清楚。他屏着气,先靠着墙上面的篱眼向里面瞧去,只见一个穿红绡袄子的丫头,和一个穿月白色衣裳的丫头,坐在草地上数瓦子。还有一个穿酱紫色小袄的丫头,大约不过十二三岁的光景,头上梳着分心双髻,手里拿一把宫扇,在那里赶着玉色蝴蝶。那一只蝴蝶,被她赶得忽起忽落,穿花渡柳地飞着。
她可是赶得香汗淋淋,娇喘细细,再也不肯放手。一手执着扇子,一手拿出一条蛇绿的绢帕来,一面拭汗,一面赶着。这时坐在地上的穿红绡的丫头,对穿白月色的丫头笑道“你看那个蹄子,是不是发疯了;为着一只蝴蝶儿,赶得浑身是汗,兀的不肯放手,一心要想扑住,这不是癞蛤蟆想吃天鹅肉么?”
那穿月白色的也笑道“她发疯与你有什么相干?你尽管去说她做什么?今天让她去赶够了,但看她扑着扑不着?”
她两个有说有笑的,那个扑蝶的丫头,一句也没有听见,仍旧轻挥罗扇,踏着芳尘去赶那蝴蝶,又兜了好几个圈子。好容易见那只蝴蝶落到一枝芍药花上,竖起翅膀,一扇一合的正在那里采花粉,她嘻嘻地笑道“好孽障,这可逃不了我的手了。”她蹑足潜踪地溜到那蝶儿的后面举起扇子,要想扑过去。
那一只蝶儿,竟像屁股生了眼睛一样,霎时又翩翩地飞去了。
她一急,连连顿足道“可惜可惜!又将它放走了。”她仍然不舍,复又跟着那一只蝶儿,向西赶来,走未数步,她被一件东西一绊,站不住,一个跟斗栽了下去,正倒在一个人的肩上。
她睁眼一看,不是别人,正是那个穿红绡的丫头。她连忙爬了起来,对着那个穿红绡的丫头,嗤嗤憨笑。
那个穿红绡的,正坐在地上弄瓦子,弄得高兴,冷不提防凭空往她身上一栽。
她可是吓得一大跳,仔细一看,便气得骂道“瞎了眼睛的小蹄子,没事兀的在这里闯的是什么魂?难道我们坐在这里,你没有看见吗?”那个扑蝶儿的笑道“好姐姐!我因为那只蝶儿实在可爱,想将它扑来,描个花模子;可是我费尽力气,终于没有扑到。刚才委实没有看见,绊了一个跟斗,不想就掼在你的身上。”
她听了便用手指着骂道“扯你娘的淡呢,谁和你罗嗦,马上告诉小姐去,可是仔细你的皮。”那个扑蝶的丫头听了这话,登时露出一种惊惶的神气来,忙着央告道“好姐姐!千万不要告诉小姐。你若是一告诉,我可又要挨一顿好打了。”
她答道“你既然这样的害怕,为什么偏要这样的呢?”
他慌忙哀求道“我下次再也不敢了。”那个穿月白的丫头笑道“痴货,你放心吧!她是和你开玩笑的,决不会回去把你告诉的。”她听得这句话,欢喜得什么似的,跳跳跑跑地走开,一直向西边墙根跑来。
她一抬头,猛地看见一个人,在墙外向着篱眼望个仔细。
她倒是一惊,忙立定脚,朝着墙外这个人问道“你是哪里来的野男子?跑到我们家园里面来做什么呢?可是不是想来偷我们的花草的?”坐在地上的两个丫头,听她这话,连忙一齐站起来,向他一望,同声问道“你这野汉子,站在墙外做什么勾当?快快地说了出来!如果延挨,马上就喊人来将你捆起来。
问问你究竟是干什么的?“
他站在墙外,看见她们游戏,正自看得出神,猛地看见她们一个个都是怒目相向,厉声责问着,六只星眼的视线,不约而同地一齐向他的脸注视着,他可是又羞又怕,停了半晌答道“对不住,我因为迷失路途,想来请姐姐们指点我出去。”
内一个丫头笑道“迷路只有陌上山里,可以迷路,从没听过迷到人家园里来的。”他急道“我要是在山里陌上,反倒没有迷过路;可是你们园里,我进来的时候,倒不晓得是个家园;后来看见有了许多的荼蘼架子,才知道是家园。我原晓得家园里外人不能任意游玩的,所以我忙要回去,谁知转了好久,竟转不出去了。
千万请姐姐们方便指个路。”
那扑蝶的小丫头笑问道“那个高鼻子的汉子,你姓什么?叫什么名字?告诉我们,马上将你送出去。”他连忙道“我姓刘名秀,字文叔,我家就住在这北边舂陵白水村。”
话还未了,那个穿红绡的笑道“这个痴丫头真好老脸,好端端的问人的名姓做什么,敢是要和他做亲不成?”那个扑蝶的小丫头听了这话,登时羞得满面通红,低着粉颈,只是吃吃地憨笑。
那穿月白的向她说道“明姐,你去问问那个汉子。”她连忙答道“他方才不是说过迷路的吗,又去问他做什么呢?
你出园引他出去吧!澳谴┰掳椎男Φ溃骸蹦慵热换崴担愫尾蝗ヒ鋈ツ兀?“明儿笑道”我又不认得他,怪难为情的,教我怎样送法呢。雪妹,还是你送他出去吧!把┒Φ溃骸彼敢馊ィ阕约翰蝗ィ趾慰嗬磁杀鹑四兀恳牢宜担蝗缃斜潭退鋈グ桑“明儿笑道”正是正是。我倒忘记了她了,叫她去一定是肯去的。“忙向扑蝶的笑道”碧妹!你送那高鼻子出去吧!氨潭Φ溃骸痹趺此头ǎ俊懊鞫溃骸蹦愀龀昭就罚娓鏊啦磺澹昙统さ谜饷创罅耍训浪腿硕疾换崴吐穑俊氨潭钡溃骸蹦忝怯植凰得靼祝涛医偷侥睦锶ツ兀俊把┒溃骸边∷湍悴磺澹悴凰途褪橇耍赌隳锏氖裁吹÷砩匣厝ィ鹘惆涯愀嫠咝〗悖俨坏糜忠虻酶隼醚蛲贰!氨潭钡寐崇澈欤负跻蘖顺隼矗A艘换嶙樱档溃骸澳忝侵皇前谠谧约旱亩瞧だ铮植焕锤嫠呶遥涛以跹头ǎ炕顾滴也豢夏亍!彼底牛阆蛄跷氖逦实溃骸澳歉龈弑亲樱闶堑侥睦锶サ模俊绷跷氖迕Φ溃骸拔沂且氐桨姿迦ィ闳缈纤臀页鋈ィ揖透屑げ痪×恕!?
碧儿听了这话,便对她们哭道“好姐姐,请你们送他去罢!我实在不知什么白水村黑水村在哪里。”雪儿笑道“呸!不送就不送,哭的什么?谁又教你送他到白水村去呢,不过叫你将他引出花园就完事了。”碧儿听了这话,忙拭泪笑道“我晓得了,去送去送!”
她便动身向北面走来,刚走了几步,猛可里听得娇滴滴的一声呼唤道“碧儿!”
她连忙止住脚步,回转身来,对她们说道“姐姐们听见么?这可不能再怪我不送那个高鼻子了。
现在我要到小姐那里去了。“她说着,便顺着花径弯弯曲曲的向东南角一座两间的小书斋里走去。
刘文叔在墙外听见碧儿肯送他出去,心中自是欢喜。猛听得有人将她唤去,他却将一块石头依旧压在心上,料想这雪儿、明儿一定是不肯送他出去的。没奈何打起精神,等碧儿再来,好送出去。他想到这里,那两只眼睛不知不觉地将碧儿一直送到书斋里。
她进去了一会子,北边一扇窗子,忽然有人推开。他便留神望去,只见窗口立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子,打扮得和天仙一样,更有那整齐的庞儿,淡淡的蛾眉,掩覆着一双星眼,鼻倚琼瑶,齿排贝玉,说不尽千般娇艳,万种风流,把个刘文叔只看得眼花缭乱,嘌口难言。禁不住暗自喝采道“好一个绝色的女子!有生以来,还是第一遭儿看见这样的美人。只可恨近在咫尺,不能够前去和她谈叙谈叙,一见芳泽,不知哪一位有福的朋友,能够消受如此仙姿。”
他正自胡思乱想的时候,瞥见她的身旁,又现出一个人来,他仔细一看,却就是刚才的碧儿。但见她和那个女子向自己指指点的说个不停。
刘文叔也晓得是说自己的,无奈只是一句不能听见,只好痴呆呆地望着她们。
只见碧儿说了一阵,她闪着星眼,向自己望了一眼,这时窗门突然闭起,他怔怔的如有所失。
片晌,只见那碧儿跑了出来,对她们说道“明姐,小姐教你送那个高鼻子出去呢。”
明儿笑道“这可不是该应,偏偏就教着我,倒便宜了这痴货了。”她说罢,立起来,向刘文叔道“你那汉子,你先转到后门口等我。”
刘文叔听罢,连忙称谢不置,顺着短墙,向北走去。
不一会,果然走到后门口,但见明儿已经立在那里等他,刘文叔便伸手一揖。
明儿躲让不遑地问道“你这是什么意思?”刘文叔笑道“一者谢谢你引我出去;二者我有两句话要问你。”
明儿道“有什么话可问?”刘文叔笑道“请问这里叫什么地方?你们主人姓甚名谁?”明儿笑道“我当是什么要紧的事呢,这样的打拱作揖做鬼脸子;我对你说罢,我们这里名叫杨花坞,我们家老主人去世了,只有老太太,两个小主人,一个小姐;大主人叫阴识,二主人叫阴兴。”她说到这里,便住口不说了。
刘文叔正想她说出她们小姐的芳名来,不想她不说了,连忙问道“姐姐!我还要请问你,你家小姐芳名叫做什么?”
明儿听了这话,似乎有些不大情愿的样子,扭过头,向他狠狠地瞅了一眼,冷冷地答道“你问她做甚么?闺阁里面的名字,又不应该你们男子问的。”
刘文叔被她当面抢白了几句,直羞得面红过耳,片晌无言,那心里仍旧盘算个不住;陡然想出一个法子来,便笑着对明儿道“姐姐,你原不晓得,我问你家小姐芳名,却有一个原因,我有个表妹,昨天到我们家里,她没事的时候,谈起一个阴家女子来,说是住在杨花坞的,她请我带一封信给她;我想你们杨花坞,大约也不是你们主人一家姓阴的,而且阴家的姑娘,又不是一个,我恐怕将信交错了,所以问问你的。”
明儿凝着星眼,沉思了一会子道“你这话又奇了,这杨花坞只有我们主人一家,姓阴的更没有第二家的;我家也只有一个小姐,名叫阴丽华。”
刘文叔还恐她不肯吐实,忙故意的失惊道“果真叫阴丽华吗?”明儿笑道“谁骗你呢?”刘文叔道“那就对了。”
故意伸手向怀里摸信。
明儿道“你先将信给我看看,可对不对?”他摸了一会,忙笑道“我可急昏了,怎的连一封信都忘记了,没有带来,可不是笑话呢?”他便对明儿笑道“烦你回去对你们小姐说一声,就说有个人,姓君名字叫做子求,他有信给你呢。”
明儿笑道“信呢?”刘文叔笑道“我明天准定送来,好吗?”
明儿点头,笑道“好是好的,但是不要再学今天这个样儿,又要累得我们送你出去了。”
刘文叔摇头笑道“不会的,不会的,一回生,二回熟,哪里能回回像今朝这个样子呢?”
她便领刘文叔绕着荼蘼架子,转了好几个圈子,一面走,一面向刘文叔说道“你原不晓得,这荼蘼架子摆得十分奥妙,我常常听他们说,当日老太太在日时候,最欢喜栽花,许多的好花,栽到园里,不上几天,就要给强盗偷去了。后来没有法子想,就造出这些荼蘼花的架子来捉强盗,说也奇怪,没有来过的生人,撞到里面,再也摸不出去的。”刘文叔问道“究竟是个什么玩意儿?”明儿笑道“你不要急,我细细地告诉你。我们这个荼蘼花架立起来之后,一个月里,一连捉到三个偷花的强盗。那些偷花的强盗撞进来,每每转了一夜,转得力尽精疲,不能动弹,到了早上,不费一些气力,手到擒来,打得个皮开肉绽的才放了。后来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一班偷花的强盗奉旨再也不敢来了,都说我们主人,有法术将他们罩住,不能逃去。其实说破了,一点稀奇也没有。听说这荼蘼架子摆的位置,是按着什么八卦的方向,要出来只需看这架子上记号,就能出去了。”
刘文叔又问道“看什么记号呢?”明儿笑指那旁边的架子说道“那可不是一个生字吗?你出去就寻那个有生字的架子,就出得去了。”刘文叔点头称是。
一会子,走到小桥口,明儿便转身回去。刘文叔折回原路,心中只是颠倒着阴丽华,他暗想道“我不信,天下竟有这样的美人,敢是今朝遇见神仙了吗?”
没一刻,进了白水村,早见他的大哥刘缤、二哥刘仲,迎上来同声问道“你到哪里去了,整整的半天,到这时才回来?”他正自出神,一句也没有听见,走进自己的书房,一歪身子坐下。这正是野苑今朝逢艳侣,瑶台何日傍神仙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二回妆阁重来留情一笑幽斋数语默证三生
却说刘文叔走进书房,靠着桌子坐下,一手托腮,光是追想方才情景,这时他的两个哥哥,见他这样,都十分诧异,刘縯道“他从来没有过像今朝这样愁眉苦脸的,敢是受了人家的欺侮了吗?我们且过去问问看。”
说着,二人走进书房。刘仲首先问道“三弟今天是到哪里去的?”他坐在桌子旁边,纹丝不动,竟一个字都没有听见。
刘仲问刘縯道“大哥!你看三弟今朝这个样儿,一定和谁淘气的。如果不是,为何这样的不瞅不睬?”刘縯点着头,走到他的身边,用手在他的肩上一拍,笑道“三弟!你今天敢是和哪个争吵,这样气冲斗牛的?愚兄等一连问你几声,为什么连一个字都不答我们,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他正自想得出神,不提防有人猛地将他一拍,他倒是吓得一跳,急收回飞出去的魂灵定睛一看,但见两个哥哥站在身旁问话,可是他也未曾听得清楚,只当是问他田事的呢,忙答道“瓜田里的肥料,已经派人布好,豆子田里的草,已经锄去,还有麦田里的潭已动手了,只有菜子还没收,别的差不多全没有事了。”
刘縯、刘仲听了他这番所答非所问的话,不禁哈哈大笑。
他见他们笑起来,还只当是他们听了自己说的话,赞成的呢,他便高兴起来,又说道“不是我夸一句海口,凭这六百多顷田,我一个人调度,任他们佃户怎样的刁钻,在我的面前,总是掉不过鬼去的。”他们听了,更是大笑不止。
刘文叔到了此时,还不晓得他们为的是什么事发笑的,复又开口说道“大哥二哥听了我这番话,敢是有些不对吗?”
刘縯忙道“你的话原是正经,有什么不对呢?”刘文叔忙道“既然对的,又为何这样的发笑呢?”刘仲笑道“我们不是笑的别样,方才你走进门,我们两个人就问你几句,你好像带了圣旨一样的,直朝后面走,一声也不答应我们,我们倒大惑不解,究竟不知你为着什么事情这样的生气?我们又不放心,一直跟你到这里,大哥先问你,我又问你,总没有听见你答应我们一句腔;后来大哥在你肩上拍了一下子,你才开口。不想你讲出这许多驴头不对马嘴的话来,我们岂不好笑?”
他听了这番话,怔怔的半天才开口说道“我委实没有听见你们说什么呀?”
刘縯忙道“我看你今天在田里,一定遇着什么风了;不然,何至这样的神经错乱呢?”刘仲道“不错,不错,或者可能碰到什么怪风,也说不定,赶紧叫人拿姜汤醒醒脾。”刘縯便要着人去办姜汤。他急道“这不是奇谈么?我又不是生病了,好端端的要吃什么姜汤呢?”刘仲道“你用不着嘴强,还是饮一些姜汤的好,你不晓得,这姜汤的功用很大,既可以辟邪去祟,又可以醒脾开胃。你吃一些,不是很好的吗?”刘文叔急道“你们真是无风三尺浪,我一点毛病也没有,需什么姜汤葱汁呢?”刘縯道“那么,方才连问你十几句,也没有听见你答一句,这是什么意思呢?”刘方叔沉思了一会,记得方才想起阴丽华的事,想得出神,所以他们的话一句没有听见。想到这里,不禁满面绯红,低首无语。
刘縯、刘仲见他这样,更加疑惑,便令人出去办姜汤。一会子姜汤烧好,一个小厮捧了进来。刘縯捧着,走到他身边说道“兄弟!你吃一杯姜汤,精神马上就得清楚。”刘文叔心中暗笑,也不答话,将姜汤接了过来,轻轻地往地下一泼,笑道“真个这样的见神见鬼了。我方才因为想了一件事情,想得出神,所以你们问我,就没有在意,你们马上来乱弄了。”
刘縯笑道“既然这样,便不准你一个人坐在这里发呆,要随我们一同去谈谈才好呢。”刘文叔被他们缠得没法,只好答应跟他们一同走到大厅上。
那一班刘縯的朋友,足有四百多人,东西两个厢房里,以及花厅正厅上跑来跑去,十分热闹。有的须眉如雪,有的年未弱冠,胖的、瘦的、蠢的、俏的,形形色色,真是个珠覆三千。
刘文叔正眼也不去看他们一下子,懒洋洋的一个人往椅子上一坐,也不和众人谈话,只是直着双目呆呆地出神。刘縯、刘仲,也只当他是为着田里什么事没有办妥呢,也不再去理他,各有各的事情去了。不多时,已到申牌时候,一班厨子,纷纷地到大厅上摆酒搬菜。一会子安摆停当,那班门下客,一个个不消去请,老老实实地都来就坐。
刘縯、刘仲、刘文叔三个人,和五个年纪大些的老头子,坐在一张桌子上。酒未数巡,忽有一个人掷杯于地,掩着面孔,号啕大哭,刘縯忙问道“李先生!今天何故这样的悲伤烦恼,莫非下人怠慢先生吗?如果有什么不到之处,请直接可以告诉鄙人。”那人拭泪道“明公哪里话来,兄弟在府上,一切承蒙看顾,已是感激不尽,哪里有什么不到之处呢?不过我哭的并非别事,因为今天得着一个消息,听说太皇太后驾崩,故而伤心落泪的。试看现在乱到什么程度了,莽贼篡位,自号新皇帝,眼看着要到五年了,不幸太皇太后又崩驾归西,这是多么可悲可叹的一件事啊!”
有个老头子,跷起胡子叹道“莽贼正式篡位的那一年,差不多是戊辰吧?今年癸酉,却整整六年了,怎么说是要到五年呢?”
刘縯皱眉叹道“在这六年之内,人民受了多少涂炭,何日方能遂我的心头愿呢?”
刘仲道“大哥!你这话忒也没有勇气了,大丈夫乘时而起,守如**,出如脱兔,既想恢复我们汉家基业,还能在这里犹疑不决么?时机一到,还不趁风下桌,杀他个片甲不留,这才是英雄的行径呢。”
众人附和道“如果贤昆仲义旗一树,吾等谁不愿效死力呢?”刘文叔笑道“诸公的高见,全不是安邦定国的议论。不错,现在莽贼果然闹得天怨民愁的了。
但是他虽然罪不容诛,要是凭你们嘴里说,竖义旗就竖义旗,谈何容易?凭诸公的智勇,并不是我刘文叔说一句败兴的话,恐怕用一杯水,去救一车子火,结果绝对不会有一点效力的。要做这种掀天揭地的大事业,断不是仗着一己的见识和才智所能成事的。老实说一句,照诸公的才干,谈天说地还可以,如果正经办起大事来,连当一名小卒的资格还没有呢。”
他将这番话一口气说了到底,把一班门下客,吓得一个个倒抽一口冷气,面面相觑,半晌答不出话来。
刘縯忙喝道“你是个小孩子家,晓得天多高,地多厚呢?没由的在这里信口雌黄,你可知道得罪人么?”
刘文叔冷笑不语。
刘縯忙又向众人招呼赔罪道“舍弟年幼无知,言语冲撞诸公,务望原谅才好!”
众人齐说道“明公说哪里话来,令弟一番议论,自是高明得很,我们真个十分拜服。”
刘仲道“请诸公不要客气,小孩子家只晓得胡说乱道的,称得起什么高明,不要折煞他罢。”
他们正自谦虚着,刘文叔也不答话,站起身来出了席,向刘縯说道“大哥!
我今天身体非常疲倦,此刻我要去睡了。”
刘縯笑道“我晓得你是个生成的劳碌命,闲着一天,马上就不对了,今天可是弄得疲倦了?”
他也不回答,一径往后面书房里走来。
进了自己的书房,便命小僮将门闭好,自己在屋里踱来踱去,心中暗想道“明天去,想什么法子教那人儿出来呢?但是写信这个法子不是不好,恐怕她一时翻起脸来,将这信送给他的哥哥,那么我不是就要糟糕了么?”他停了一会子,猛地又想道“那阴丽华曾朝他狠狠地望了一眼的,她如果没有意与我,还能叫明儿将我送出来么?是的,她定有意与我的。可是这封信,怎样写法呢?写得过深,又怕她的学识浅,不能了解;写得浅些,又怕她笑我不通。她究竟是个才女,或者是一个目不识丁女子,这倒是一个疑问了。她是个才女,见了我的信,任她无情,总不至来怪罪我的;假若是个不识字的女子,可不白费了我一番心思,去讨没趣么?”
他想到这里,真个是十分纳闷。
停了一会,忽然又转过念头道“我想她一定是个识字的才女,只听明儿讲话大半夹着风雅的口吻;如果她是个不识字的,她的丫头自然就会粗俗了。”他想到这里,不觉喜形于色,忙到桌子跟前,取笔磨墨,预备写信给她,他刚拿起笔来,猛然又转起一个念头来,忙放下笔,说道“到底不能写信,因为这信是有痕迹的,不如明天去用话探试她罢。”他又踱了一回,已有些倦意,便走到床前,揭开帐子,和衣睡下。
那窗外的月色直射进来,他刚要入梦,忽听得窗外一阵微风,将竹叶吹得飒飒作响。他睁开睡眼一骨碌爬起来,便去将门放开,伸头四下一看,也不见有什么东西,只得重行关好门,坐到自己的床边,自言自语道“不是奇怪极了?明明的听见有个女人走路的声音。还夹着一种环佩的响声,怎么开门望望,就没有了呢?”
他正自说着,猛可里又听得叮叮噹噹的环珮声音,他仔细一听,丝毫不错,忙又开门走出去,寻找了一回,谁知连一些影子也没有。他无奈,只得回到门口,直挺挺立着,目不转睛地等候着,不一会果然又响了,他仔细一听,不是别的,原来是竹叶参差作响。他自己也觉得好笑,重行将门关好,躺到床上,可是奇怪地得很,一闭眼睛就看见一个满面笑容的阴丽华,玉立亭亭地站住在他的床前,他不由得将眼睛睁睁开来瞧瞧,翻来覆去一直到子牌的时候,还未曾睡着。几次强将眼睛闭起,无奈稍一合拢来,马上又撑了开来。
不多时,东方已经渐渐地发白。他疲倦极了,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合起眼来,真的睡着了。
再说那明儿回去,到了阴丽华的绣楼上,只见丽华手托香腮,秋波凝视,默默地在那里出神。
明儿轻轻走过来笑道“姑娘,我已经将那个高鼻子送出去了。”丽华嫣然一笑道“人家的鼻子怎样高法呢?”明儿笑道“姑娘,你倒不要问这人的鼻子,委实比较寻常人来得高许多哩!”丽华笑道“管他高不高,既然将他送了出去就算了,还噜嗦什么呢?”
明儿笑道“我还有一件事情,要来禀知姑娘,不知姑娘晓得吗?”丽华笑道“痴丫头,你不说我怎么能晓得呢?”
明儿笑道“我送那高鼻子出去的时候,他曾对我说过,他有个表妹,名字叫什么君子求,她写一封信要带给你,我想从没有听见过一个姓君的是你的朋友呀!”
丽华笑道“你说什么,我没有听得清楚,你再说一遍。”明儿道“你有没有一个朋友姓君的?”丽华方才入神,忙问道“他叫什么名字?”明儿道“叫做君子求,他有一封信要带给你。”她听了这话,皱着柳眉,想一会道“没有呀。”
明儿笑道“既然没有,为什么人家要寄信给你呢?那个高鼻子说得千真万真,准于明天将信送得来,难道假么?”她仔细的一想,芳心中早已料着**分,可是她何等的机警,连忙正色对明儿道“这个姓君的,果然是我的好友,但是她和我交接的时候,你们大主人与二主人皆不晓得,现在她既然有信来,你可不能声张出去的,万一被他们晓得,一定要说我不守规矩,勾朋结类的了。”
明儿哪里知道就里,连连地答应道“姑娘请你放心,我断不在别人面前露一言半句的。”丽华大喜道“既然如此,你明天早上就到园里去守他收信,切切!”
明儿唯唯答应,不在话下。
岔回来,再表刘文叔一梦醒来,不觉已到午时,望日当窗,那外面的鸟声,叫得一团糟似的。他披衣下榻,开门一望,只见炊烟缕缕,花气袭人,正是巳牌的时候。他懒洋洋地将衣服穿好,稍稍地一梳洗,便起身出门,到了五杀场上,看见刘縯带着二千多名乡勇,在那草地上操练呢,他也没心去看,一径走到豪河口的吊桥上。刘縯见他出来,正要和他说话,见他走上吊桥,似就要出村去的样子,不由得赶上来劝道“兄弟,你昨天已经吃足辛苦了,今天又要到哪里去?”他冷冷地答道“因为这几天身上非常不大爽快,所以住在家里气闷煞人,还是到外面去跑跑的好。”
刘縯道“游玩你尽管游玩,不过我劝你是不要操劳的为妙。田里的各事,自然有长佃的是问,需不着你去烦神的。他们如果错了一些儿,马上就教他们提头见我。”
刘文叔笑道“话虽然这样的说,但是天下事,大小都是一样的,待小人宜宽,防小人宜严,要是照你这样的做法,不消一年,包管要怨声栽道了。”刘縯笑道“你这话完全又不对了,古话云,赏罚分明,威恩并济,事无不成的。如果一味敷衍,一定要引起他们小视了。”刘文叔笑道“你这话简直是错极了,用佃户岂能以用兵的手段来应付他们?不独不能发生效力,还怕要激成变乱呢!”
刘縯被他说得噤口难开,半晌才道“兄弟的见识,果然比我们高明得多哩!”
刘文叔此刻心中有事,再也不情愿和他多讲废话,忙告辞了。
出得村来,顺着旧路,仿仿佛佛地走向南来。不一会,又到了那一条溪边的小桥上面,可怪那些小鸟和水里的鱼儿,似乎已经认识了的样子,一个个毫不退避,叫的、跳的、游的、飞的,像煞一幅天然的图画。他的心中是多么快活,多么自在,似乎存着无穷的希望,放在前面的样子,两条腿子也很奇怪,走起来,兀的有力气,不多一会,早到了她家的后园门口,只见后门口立着一个丽人,他心中大喜道“这一定是丽华了。”
三步两步地跑了过去,定睛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明儿。但见她春风满面的,第一句就问道“你的信送来了吗?”他故意答道“送是送来,但是我们小姐说过的,不要别人接,需要你们家小姐亲自来接信才行呢。”明儿笑道“你这人可不古怪极了!任你是什么机密的信,我又不去替你拆开,怕什么呢?”刘文叔笑道“那是不行的;因为我们的小姐再三叮咛,教我这封函,千万不可落到别人的手里。我是抱定受人之托,忠人之事的宗旨。姐姐,请你带你们的小姐出来,我好交信与她。”明儿强他不过,只得向他瞪了一眼,说道“死人,你跟我进来吧!”
他听了这话,如同奉了圣旨一样,轻手轻脚地跟着她走进园去。
不多时,走到书房门口,明儿对他道“烦你在这里等等,我去带小姐马上就来。”
他唯唯答应,她便起身去了。刘文叔在书案上翻看了一会,等得心焦,忙出书房,张目向前面望去。猛可里听见西南角上呀的一声,他抬起头来,凝神一望,只见楼窗开处,立着一个绝代佳人,他料想一定是阴丽华毫无疑义了。但见她闪着秋波,朝刘文叔上下打量个不住,最后嫣然一笑,便闭了楼门。
这一笑,倒不打紧,把个刘文叔笑得有痒没处搔,神魂飞越,在书房里转来踱去,像煞热锅上蚂蚁一样。等了一会,伸出头来,望了一会,不见动静,他满心焦躁道“明儿假使去报告她家主人,那就糟了!”忽然又转过念头道“不会的,不会的,方才她朝我一笑,显系她已得明儿的消息,才能这样的。”又等了半晌,突闻着一阵兰麝香风,接着又是断断续续的一阵环珮的声音,从里面发了出来,他暗暗地欢喜道“那人儿来了。”不多时,果见明儿在前面领着路,但见她婷婷袅袅地来了。刘文叔这时不知怎样才好,又要整冠,又要理衣,真是一处弄不着。
霎时她走到书房门口,停了停,便又走了进来,娇羞万状,脉脉含情。刘文叔到了这时,一肚子话尽华到无何有之乡,张口结舌,做声不得。
明儿对他说道“这是我们的小姐,先生有什么信,可拿出来吧?”
刘文叔忙抢上前躬身一揖,口中道“请屏退侍从,以便将信奉上。”
阴丽华宫袖一拂。明儿会意,连忙退出。她娇声问道“先生有什么信,请拿出来吧!”这正是休道落花原有意须知流水亦多情。
要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三回协力同心誓扶汉室翻云覆雨初入柔乡
却说刘文叔见她问话,低声答道“久慕芳名,昨于无意中得瞻仙姿,私怀幸慰!故以寄信为题,借此与玉人一亲芳泽,虽死亦愿矣。但素昧平生,幸勿责我孟浪,则衔感无限。”
阴丽华听了这番话,只羞得粉面绯红,低垂螓首,半晌答不出一句话来。他也不便再说,俩人默默的一会子,刘文叔偷眼看她那种态度,愈是怕羞,愈觉可怜可爱。他情不自禁地逼近一步,低声问道“小姐不答,莫非嗔怪我刘某唐突吗?”
阴丽华仍是含羞不语。他恐怕马上要有人来,坐失此大好的机会,大胆伸手将丽华的玉手一握,她也不退避。刘文叔见了这种光景,加倍狂浪起来,一把将她往怀中一搂,接了一个吻,说道“亲亲!你怎么这样的怕羞呢?”此地也没有第三个人在这里,是否敢请从速一决。“她躲避不迭,不觉羞得一双星眼含着两包热泪,直要滚了下来。他见她这样情形,忙放了手说道“小姐既不愿与某,可以早为戒告,某非强暴者流,就此请绝罢!”他撒开手便要出来。阴丽华忙伸出玉腕将他拉住哭道“我曾听古人有云,女子之体,价值千金,断不能让男子厮混的。我虽然是个小家女子,颇能知些礼义。
家兄为我物色至今,完全碌碌之辈,不是满身铜臭,便是纨袴气习,俗气逼人,终未成议。昨日在此地见君,早知非凡人可比。但今朝君来,我非故意作态,一则老母生病未愈,二则家兄等俱在母侧,倘有错失,飞短流长,既非我所能甘受,与君恐亦不宜。”
他听了这番话,知道她已误会,忙答道“小姐,你可错疑我了。鄙人方才的来意,不过完全是征求尊意,是否能够下顾垂爱,别无其他的用意的。我非是那一种轻薄之辈,专以肉欲用事的。”
她回悲作喜道“这倒是我错怪你了,不知你还肯原谅我吗?”刘文叔笑道“小姐,哪里话来!小姐肯怜惜我,我就感激不尽了,何敢说个怪字呢。”
她道“我们坐下来谈罢!”
刘文叔唯唯地答应,便走向左边的椅子上坐下。她便将明儿喊来,附耳谈了几句。明儿点头会意,又将刘文叔瞟了一眼,方才出动。她从容地坐下,方展开笑靥问道“刘先生胸怀大志,将来定能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的。眼见中原逐鹿,生灵涂炭,莽贼窥窃神器,转眼六年,芸芸众生急待拯救,不知先生将用何种方针,去恢复汉家的基业呢?”她说罢,凝着秋波,等他回答。
刘文叔听她说出这番话,不禁十分敬爱,不由得脱口答道“吾家基业,现不必论,终有恢复之一日。丈夫处事,贵于行,而不贵乎言,言过其实,非英雄也。
敝人的志愿,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他说到这里,忙噎住不响,知道自己失言,登时面泛红肖。
她听他刚说到一个阴字,便噎住了,自己还不明白吗?也羞得面泛桃花,低首无语。刘文叔忙用了话岔开去。
二人又谈了一会,刘文叔虽然是个年未弱冠的少年,但是他的知识却过于常人,一举一动都深有含蓄,比较他的两个哥哥真有天渊之别。今日见了丽华,觉得她没有一处不可爱。看官,这个爱字,与情当然是个搭档的,情与肉欲,又差到多少路程呢?看官一定能够了解的。我再进一步说,这爱与情,情与肉欲,至多间隔着一毫一发吧。任他是什么人,一发生了爱,自然就会有情了;有了情,那必从肉欲这条道路上走一下子,才算是真情呢!谁说我这话说得不对,他就是个大骗子。为什么呢?肉欲也是情之一种,也就是情的收束。
闲话少说,言归正文。刘文叔和她谈了一阵子,只见阴丽华朱唇轻启,口若悬河,句句动容,矢矢中的。他可是把那爱河的浪花,直鼓三千尺,按捺不定,低声问道“我能够常常到此地来聆教聆教吗?”她微笑不答,伸出纤纤玉腕拿起笔来,就在桌上写了四个字。他靠近来一看,乃是“关防严密”;他也提起笔来在手心里写了六个字,“何时方可真个”,伸出手来向她示意。她闪着星眼一看,不觉红晕桃腮,娇羞不胜,复提起笔来在玉掌上面写了一行字,向刘秀示意。他仔细一看,原来是“明酉仍在此候驾。”
他看罢心中大喜,便向她说道“蒙允感甚!但是现在因为还有许多事情,要回去料理,明日届时过来候驾,今天恕我不陪了。”
她含羞微笑道“你今天出去,可要不要着人送你?”
他忙道“不需不需!”
她将明儿唤了进来,说道“你将刘先生送出园,快点回来,我在这里等候你呢!”明儿诺诺连声地送着刘文叔走出书房,一直将他送到园门口。刘文叔依依不舍,回头一望,只见她倚着花栏,还在那里朝自己望呢。他可是站住不走了。
明儿道“先生,你今天和我们小姐谈些什么话?”他笑道“不过谈些平常的话罢了。”明儿摇头笑道“你不要骗我,我不信。”她说着,斜瞟星眼,盯着刘文叔。文叔笑道“好姐姐!你不要告诉人家,我就说了。”明儿忙答道“我不去告诉人,你说吧!”他笑道“好丫头,你们小姐许给我了。”明儿诧异问道“这话从何说起,怎的我们一些也不知道呢?”他笑道“要你们知道,还好吗?”
明儿笑道“呸!不要我们知道,难道你们还想偷嘴吗?”刘文叔禁不住笑道“好个伶俐的丫头,果然被你猜着了。”明儿又问道“敢是你们已经……”她说了半句,下半句说不下去了,羞得低着头只是发笑。刘文叔见她这样子,不由得说道“不瞒你说,虽然没有到手,可是到手的期限也不远了,明天还要烦你神呢!”
明儿道“明天烦我做什么?”刘文叔笑道“你和我走出园去,告诉你。”
二人便出了园,文叔便将方才的一番话,完全告诉了她,把个明儿只是低头笑个不住道“怪不得两个人在书房里,咕咕叽叽谈了半天,原来还是这个勾当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