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人物一览(2/2)
31.田畴:(169年-214年),字子泰,右北平无终人,东汉末年隐士。好读书。初为幽州牧刘虞从事。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乌桓时投曹操,任司空户曹掾。因为向导平定乌丸有功,封亭侯,不受。后从征荆州,有功,以前爵封之,仍不受,拜为议郎。建安十九年(214)去世,年四十六。
32.田续:生卒(?-?)籍贯:幽州右北平郡无终。田畴之从孙。文帝时赐爵关内侯。
33.田豫:字:国让生卒(171-252)籍贯:幽州渔阳郡雍奴。刘备之奔公孙瓒也,豫时年少,自托于备,备甚奇之。备为豫州刺史,豫以母老求归,备涕泣与别,曰:“恨不与君共成大事也。“后跟随公孙瓒,公孙瓒败亡,劝说鲜于辅加入曹操。曹操攻略河北时,田豫正式得到曹操任用,历任颖阴、郎陵令、弋阳太守等。后来田豫常年镇守曹魏北疆,从征代郡乌桓、斩骨进、破轲比能,多有功勋;也曾参与对孙吴的作战,在成山斩杀周贺,于新城击败孙权。官至太中大夫,封长乐亭侯。有一子田彭祖。
34.徐荣:生卒(?-192)籍贯:幽州辽东郡襄平。荥阳太守。董卓迁都长安,行至荥阳地方,太守荣出接。谋士李儒教荣伏军荥阳城外山坞之旁,曹公追兵至,荣伏兵尽出。公夺路奔逃,正遇荣,转身便走。荣搭上箭,射公肩膊。及公渡河过岸,荣引兵赶至,公正慌急间,夏侯惇、夏侯渊引数十骑飞至。荣便奔惇,惇挺枪来迎。交马数合,惇刺荣于马下,杀散余兵。
35.殷馗:生卒(?-?)籍贯:幽州辽东郡。初,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殷馗。善天文,言后五十岁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其锋不可当。至是凡五十年,而公破绍,天下莫敌矣。
36.孙礼:(?-250年),字德达,涿郡容城(今河北容城)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孙礼为人刚毅而有勇略,曾经为保护魏明帝曹叡而欲独身搏虎,但明帝因担心孙礼有闪失而阻止了他;后来孙礼在芍陂与吴将全琮交战时亲冒矢石,奋不顾身,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终于击退吴军。后来孙礼因在清河、平原二郡的疆界问题上与曹爽意见不合而得罪曹爽,被罢官,不久因众人的请求而重新被起用。曹爽死后孙礼为司隶校尉,在所治理过的七郡五州之内皆有威信,不久被加为司空。公元250年病逝,谥曰景侯。
以下是三国演义未提及人物
37.公孙范:生卒(?-?)籍贯:幽州辽西郡令支。公孙瓒的从弟。公孙瓒最初起兵攻打袁绍之时,袁绍畏惧公孙瓒的势力,将自已的勃海太守印绶给予公孙范,意图和解,结果公孙范反而起渤海之兵帮助公孙瓒,于是公孙瓒的部队更加强盛。
38.公孙续:生卒(?-?)籍贯:幽州辽西郡令支。公孙瓒之子。公孙瓒被袁绍军围困易京之时,写信给公孙续,约定举火为号,内外夹攻袁绍军。不料书信被袁绍军截获,袁绍军遂举火诱公孙瓒出击,大败公孙瓒。
39.霍奴:生卒(?-205)籍贯:幽州涿郡故安。东汉末农民起义领袖。献帝建安十年(205),与赵犊等杀幽州刺史、涿郡太守,率众起义。曹操率军镇压,奴等牺牲。
40.寇娄敦:生卒(?-?)籍贯:幽州右北平郡(河北唐山市丰润区东南)。三国时右北平乌丸单于。景初元年(237),魏遣幽州刺史毌丘俭讨辽东,寇娄敦率众降。并遣弟阿罗槃等诣魏都朝贡。
41.句丽王宫:生卒(?-?)籍贯:幽州玄菟郡高句丽东汉时句丽王。名宫。殇帝、安帝时多次侵犯辽东。后死,子伯固立。
42.李胤:字宣伯生卒(?-282)籍贯:幽州辽东郡襄平。幼孤,以孝闻。初仕魏为郡上计掾,州辟部从事、治中。后入为尚书郎,迁中护军司马、吏部郎,出补安丰太守,累迁御史中丞。灭蜀之役,为西中郎将、督关中诸军事。后为河南尹,封广陆伯。晋武帝时,积官司徒。卒谥成。
43.苏仆延:生卒(?-207)籍贯:幽州辽东属国。率众千余落,自称峭王,服从辽西乌丸大人丘力居教令。丘力居死,子楼班年小,从子蹋顿代立,苏仆延亦从其教令。袁绍与公孙瓒连战不决,为求助兵,矫制赐苏仆延等乌丸三王单于印绶。后楼班长大,苏仆延率其部众奉楼班为单于。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北征三郡乌丸,于柳城斩蹋顿首。苏仆延等逃至辽东,为辽东太守公孙康斩送其首。
44.乌延:生卒(?-?)籍贯:幽州右北平郡。乌丸大人。率众八百余落,自称汗鲁王。勇健而有计谋。曾受制于汉叛将中山太守张纯,骚扰青、徐、幽、冀四州。
45.王松:生卒(?-?)籍贯:幽州渔阳郡。汉末大乱,松割据一方。后与刘放投奔曹操。
46.魏攸:生卒(?-?)籍贯:幽州右北平郡,刘虞之东曹掾。先刘虞与公孙瓒失和。后虞当胡夷,数请瓒会,称疾不往。至是战败,虞欲讨之,以告东曹掾右北平魏攸。攸曰:“今天下引领,以公为归,谋臣爪牙,不可无也。瓒文武才力足恃,虽有小恶,固宜容忍。”虞乃止。后一年,攸病死。
47.鲜于辅:生卒(?-?)籍贯:幽州渔阳郡。初为刘虞从事,公孙瓒破虞,辅以燕国阎柔素有恩信,推为乌桓司马。柔招诱胡汉数万人,与瓒所置渔阳太守邹丹战于潞北,斩丹等四千余级。乌桓峭王感虞恩德,率种人及鲜卑七千余骑,共辅南迎虞子和,与袁绍将麴义合兵十万,共攻瓒。代郡、广阳、上谷、右北平各杀瓒所置长吏,复与辅、和兵合。后瓒败而鲜于辅为国人所推,行太守事,素善田豫,以为长史。鲜于辅将其众奉王命。以辅为建忠将军,督幽州六郡。时雄杰并起,辅莫知所从。豫谓辅曰:“终能定天下者,必曹氏也。宜速归命,无后祸期。”辅从其计,将其众身诣太祖,拜左度辽将军,封亭侯,遣还镇抚本州。太祖与袁绍相拒于,辅从太祖于官渡。袁绍破走,太祖喜,顾谓辅曰:“如前岁本初送公孙瓚头来,孤自视忽然耳,而今克之。此既天意,亦二三子之力。”太祖破南皮,辅亦率其众从。十年,三郡乌丸攻辅于獷平。后徐邈私饮至于沈醉,口出狂言,太祖甚怒。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脩慎,偶醉言耳。”竟坐得免刑。后迁建忠将军,昌乡亭侯。十八年,与众臣谏太祖为魏王。及文帝践阼,拜辅虎牙将军,进封县侯。位特进。每惟黄初中,文帝命辅宣温密之诏于蜀,申三好之恩,开示门户。
48.徐邈:字景山,生卒(171-249)籍贯:幽州广阳郡蓟。曹操平定河朔后,任丞相军谋掾、奉高县令、尚书郎、陇西太守等职。曹丕称帝后,任谯国相、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每任一官,皆政绩卓著,被赐爵关内侯,迁抚军大将军军师。后卫委以重任,为凉州刺史,持节领护羌校尉。在西北时兴修水利、广开水田,募贫民租之,致使仓库盈溢。同时移风易俗,整顿吏治。对诸胡羌戎恩威并施,皆愿入贡曹魏。是以州界肃靖,西域畅通。正始元年(240)还朝任大司农,迁司隶校尉、光禄大夫,拜司空,百僚敬畏。终年七十八,谥曰“穆侯”。
49.阎柔:生卒(?-?)籍贯:幽州广阳郡。年少时曾被乌丸、鲜卑的俘虏,却反而得到他们的信任。得到鲜卑的帮助和公孙瓒对抗,在官度一战后臣服曹操,对曹操讨伐乌丸很有贡献。曹操待其如子,坐镇北方,田豫晚年年迈,他接任田豫,统帅幽州兵马,抗击乌丸的侵略。曹丕即位后,成为度辽将军。
50.阎志:阎柔之弟。
51.卢毓:(183年-257年),字子家,涿郡涿县(河北省涿县)人。三国时代曹魏政治家。东汉末著名经学家、政治家卢植的幼子。卢毓侍奉了从曹操到曹髦五位君主,负责人才的评价和举荐,曾向曹叡建议制定考课法。
52.韩观:字曼游,幽州广阳郡蓟县人。有鉴别人材的才干和能力,名气与徐邈相等,而在孙礼、卢毓的名声之上。韩观担任豫州刺史时,治理地方很有政绩,死在任上。
53.郭端:幽州代郡人。为郡中大吏,与乌丸王及其大人称单于者相串通,为裴潜所诛。
54.郝温:幽州代郡人,与乌丸王单于相勾结,为曹操部下代郡太守裴潜所斩。
55.李立:字建贤,幽州涿郡人,曹操置荆州刺史。建安十三年,华容有女子忽啼呼云:“荆州将有大丧。”言语过差,县以为妖言,系狱月余,忽于狱中哭曰:“刘荆州今日死。”华谷去州数百里,即遣马吏验视,而刘表果死,县乃出之。续又歌吟曰:“不意李立为贵人。”后无几,太祖平荆州,以立为荆州刺史。
56.廉昭:幽州渔阳郡安乐,以才能拔擢,任魏尚书郎。
56。柳甫:幽州辽东郡,朝廷闻师遇雨,咸请召还。天子曰:“司马公临危制变,计日擒之矣。”既而雨止,遂合围。起土山地道,楯橹钩橦,发矢石雨下,昼夜攻之。时有长星,色白,有芒鬣,自襄平城西南流于东北,坠于梁水,城中震慑。文懿大惧,乃使其所署相国王建、御史大夫柳甫乞降,请解围而缚。不许,执建等,皆斩之。
57.李胤(王隐《晋书》作李裔,?—公元282年),字宣伯。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人。三国曹魏及西晋时大臣,东汉河内太守李敏之孙。李胤年幼时就成为孤儿,看起来弱不禁风,却学识渊博。历任郡上计掾、州治中从事、乐平侯相、尚书郎等职,后赐爵关中侯。又出任安丰太守,被司马昭请为大将军从事中郎,转任御史中丞,任内使百官畏惧。曹魏伐蜀时,李胤为西中郎将,后任河南尹,封广陆伯。西晋建立后,任尚书,进爵广陆侯。又任吏部尚书、尚书仆射,改任太子少傅,兼领司隶校尉。咸宁四年(278年),升任司徒。太康三年(282年),李胤去世,谥号成。
58.李敏,辽东襄平人,故河内太守,郡中知名,恶度所为,恐为所害,乃将家属入于海。度大怒,掘其父冢,剖棺焚尸,诛其宗族。晋阳秋曰:敏子追求敏,出塞,越二十馀年不娶。州里徐邈责之曰:“不孝莫大於无后,何可终身不娶乎!”乃娶妻,生子胤而遣妻,常如居丧之礼,不胜忧,数年而卒。胤生不识父母,及有识,蔬食哀戚亦如三年之丧。以祖父不知存亡,设主奉之。由是知名,仕至司徒。
59.田韶:幽州辽东郡,郡中名豪大姓田韶等宿遇无恩,皆以法诛,所夷灭百余家,郡中震栗。
60.王越:(生卒年不详),辽东燕山人,东汉末年知名武术家,擅使剑术,三国史阿的师父,曹丕的师公
以上内容属于自己根据百科查询整理出来的。还有不少人物不很重要,就不一一列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