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阳谋三国 > 第33章 奇人王允:再惹断头之罪

第33章 奇人王允:再惹断头之罪(1/2)

目录
好书推荐: 传说中的主神空间 末世之沉沦 天启 三国高顺新传 英雄无敌之雄霸天下 古武少年 天罗帝国 斧破苍穹 仙途少年 亡语者

在历史上,会有两种不同的人。

第一种人在吃了大亏之后,会改变自己来迎合世道炎凉,这种人我们称为聪明人,在《明朝那些事儿》里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解缙,从一个热血青年最后变成油滑的政客。

这种人的代表人物,还有到现在还争论不休的汪精卫主席。

而还有一种人,是怎么吃亏都不大会改变自己行为和性格的。

这种人在历史上有很多,像海瑞、文天祥之类比比皆是,其实与第一种人在比例上是要小很多,只是第二种人因为容易赢得尊重,所以有很多名人。

在分析这些之后,有利于我们看清王允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根据王允后来的种种表现,我认为,王允后来试图变成第一种人,但是从根本上,一直都是第二种人,也就是俗称的脑子一根筋的顽固分子。

愤青王允第一次惹事,虽然自己脑袋还在,但给被他拖累死的上司认了回干儿子,但是少年成名的他显然没拿生死当回事,一点都没学乖,在他守孝三年期满再次当官的时候,他又惹出了一件事,还是大事。

要说这件事,本来只是个小事,但是王允这个人,天生就有把小事搅成大事的本事。

事情是这样的,王允当官的郡里面有一个人,名字叫路佛,既没有名声,也没有德行,但是可能和太守王球的关系比较好,也可能给太守送了大礼,于是太守王球想把路佛召来当个小官。

按说这件事在三公都能买卖的东汉末年只是个芝麻大小的琐事,根本犯不着大作文章,但是事情到了爱较真一根筋的王允这里,可不是小事,是多大的事呢?

是能赌命的事!

《后汉书·王允列传》记载:允犯颜固争,球怒,收允欲杀之。

因为这件小事,王允都能差点把小命丢了,这充分说明王允是个性格极度偏执、嫉恶如仇的赌徒,希望大家能记住王允的这个性格特点。

和上次一样,王允因为自己是个名人而没有死成,原因是他上司的上司,郡中第一长官刺史邓盛听说了这件事,很赞赏王允的勇气,于是王允因祸得福,不仅没有被杀,还被邓盛辟为别驾从事,算是一步登天成了正厅级干部。

而这件事过后,王允的名声更加如日中天,那个被他以死来打压的路佛名声就被他给毁了,没了政治前途。

这两件事都是王允在真正成为高官之前做的事,算是小试牛刀,而且这两件事的结局都是有惊无险,而且让他收获颇丰,所以他和初入赌场就赢了几把的赌徒一样,开始把自己当成赌神。

就这样,少年成名,年少得志的王允真正进.入了洛阳官场高官们的视野,大概在刺使邓盛手下干了没多久,就得到朝廷的三公争着聘用,最后以“司徒高第”的身份成为侍御史,当上司法部门的中央高官。

在这里,我们还要提一下王允的其他几个日常行为,即“少好大节,有志于立功,常习诵经传,朝夕试驰射。”

这些记述很多人物都有,但是在王允身上有些不同的意味。

第一,王允从小“好大节”,就是动不动把事情上纲上线,认为谁谁没有节操之类,这种心理上不够圆融的性格是导致他一出山就差点死两回的直接原因;

第二,有志于立功。这说明王允不是普通的读书人,他有相当的政治野心;

第三,常习诵经传。这里有个“常”,说明他很用功,自我要求严格,是个对别人狠,对自己更狠的人。而且经常读儒经,会导致他有相当程度的书呆子倾向。

第四,朝夕试驰射。这一句尤其重要,那就是王允虽然有书呆子倾向,但是还不忘锻炼身体勤练武艺。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王允既然知道练习武艺,就不可能不读兵书,所以就算不精通,对于阴谋阳谋也不陌生。而兵法的要义是“兵不厌诈”,这似乎和他的书呆子的固执一面形成冲突。

但是人本来就是复杂的,这些综合起来便形成了一个相当矛盾的王允,不客气地说,是一个怪胎。

像王允这样的人,虽然有点偏执,毕竟不糊涂,在后来在洛阳的一二十年为官生涯里,也没有惹出什么大乱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抗战之我是一个工业人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亮剑:从区小队开始发展 谍战:让你卧底,你领五份工资? 亮剑:从边区造到大国重工 从粉碎敦刻尔克开始 断绝关系后,王爷全家后悔终生 青简史记 抗战:团长?不,请叫我列强! 史上最强驸马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