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收拢(一)(2/2)
其实陶弘景相当不厚道,他闭关四十年所著的神仙谱系:《真灵位业图》,几乎让张天师们咬牙痛恨。《真灵位业图》将神仙分为七等,他把祖师魏华存排在第二等,仅次于太上老君,而大名鼎鼎的张道陵仅仅是第四等,等于是打杂的!
如果说陶弘景让张天师们仇恨的话,那么后来促成第一次“灭佛战斗”的北魏道教“皇帝”寇谦之,等于把张天师家祖坟给扒了。寇谦之声称太上老君册封自己为新的天师,把天师的位子也给抢走了。
这时灵宝派也异军突起,此派主张“积德成仙”,这段时间也出了两个著名的人物:葛巢莆和陆修静。尤其是陆修静,他创立了中国道教历史上影响深远的典籍分类法“三洞四辅十二类”,使得以后修道的人有章可循,再不用神仙们一本本来撒发。陆修静还创立了道教斋醮体系“九斋十二法”,形成一套完整的斋礼体系,再也不用像张道陵那样没礼貌,只对老子拱手完事。
张天师们还惊恐的发现,他们赖以吃饭的家伙:祖传的炼丹之法,居然也面临被人取代的危险!这危险就来自葛玄、葛洪祖孙俩,他们创造了一个著名的道教宗派“丹鼎派”。
当道教各个宗派还没有纷争完的时候,另一个更大的威胁从西方地平线上升起:西方梵唱——佛教,大举入侵中原腹地,在这样的环境下,各门各派人才辈出,你方唱罢,我方登场,闹腾地好不热闹!
傅熙打了一个激灵,突地想起泰山羊氏崇佛之事来,佛教如今在中原刚刚兴起,唯一能与之对抗的只有道教,如果限制了天师道,佛教肯定会趁机兴起。佛教有泰山羊氏做后盾,自己还真不好办。
“难道真的没有缓和地余地了?”,魏夫人转身蹙眉看着傅熙,傅熙沉吟说:“夫人向来不理俗事,为何对天师道之事如此执着?”
魏夫人叹声说:“教众之中毕竟大多是平头百姓,万一受人蛊惑,届时难免会祸及百姓,再者……许多教众也是靠这个养家,如果傅刺史能高抬贵手的话……”
郑隐等人也连连叹气,傅熙也有难处,实在不好强求,只能盼傅熙能高抬贵手了。
傅熙起身,思考了良久之后,笑道:“在下倒是有个两全之法,不知夫人可愿?”,魏夫人喜道:“什么两全之法?”
傅熙起身想了下说:“由官府、天师道共同出钱在各郡县营建宫观,营建宫观需要大笔金银,青州初定,一下子也拿不出那么多钱。此后刺史府每月拨给粮米,用于供养天师道一干人等,当然他们必须住在宫观之中。还有奉道之人必须向刺史府报备,由刺史府发放牒文承认其身份,各宫观不得乱收弟子门徒。天师道也不得再向百姓收取粮米银钱,不得到处传道。这样如何?”
傅熙深知佛教之害,佛教比起道教来,更容易蛊惑人心,现在也只有跟魏夫人妥协,双方各退一步。其实这个条件表面上对天师道有利,实际上傅熙变相地束缚住了天师道的手脚。由官府供养,将天师道纳入官府管理范围,过个几年,天师道还不由得傅熙揉搓。
周顗抚掌大笑说:“真是两全其美的好法子!”,郑隐点头说:“这样一来即可防备不法之人,又让奉道之士有了供养,倒是两全之法”
魏夫人犹豫说:“营建宫观倒是好事,教众中不乏家资深厚者。只是……这不得传道,委实有些难办”,赵叔期、郭志生也点了头点,不能传道实在有些苛刻。
傅熙笑道:“这有何难?也可商议嘛!魏夫人、郑仙人、赵仙人、郭仙人皆是大贤,追随者何其多耶!只要四位在青州、兖州选名山清修,在下即令刺史府给四位营建宫观,每月都供给粮米金银”
===========================================================================
拜求各位大仙收藏!拜求各位大仙收藏!拜求各位大仙收藏!拜求各位大仙收藏!拜求各位大仙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