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内忧外患(2/2)
他们的铁骑机动力极强,而且jīng通骑shè,一对一的战力远超过华夏士兵,向来都是中土的心腹大患。
原因是胡人长期生活在北方苦寒之地,民族传统比起以农为本的华夏人更是祟尚武力,身体素质自少就缎练得强横之极,摔跤、搏击等外家功夫极是发达,在胡族中拥有勇士称号的战将,来到华夏武林中恐怕也是达到顶级的外家高手。
华夏传统的战争均以步兵为主,野战中对上胡人铁骑,几乎可以说是每战必败。就算是骑兵对骑兵,也需要两倍以上的数量才能勉强战个平手……胡人又是天生的shè手,大弓箭距力达两百步,亦远比华夏弓兵平均的百步为远,这就变成远攻近战皆不利。就是武勇如老头子,也不敢轻言说正面取胜,他当年大破胡族联军三十万,靠的是连施诡计,而并非单纯的武力。
所以我才希望能引入新式装备,如果拥有了杀伤力大的远程武器,那说不定能够扭转不利的局面。可惜依照李乐水的说法,那烟火箭炮没有三、五年的时间,都很难研究出成果来。
在即位登基之後,我这才发现,华夏帝国实在太了,大得难以保全,像是一倾即倒的大厦一般。
说实话,现时的华夏帝国不可谓不强,至少外表上很强大,一众朝臣军民都以自家国境辽阔、军队强大的祖国自豪。
但他们全都忽略了一件事,一百年前的境内人口可是高达五千万!
华夏一地,百年来经过连绵不绝的战乱,先是隋文帝发动的统一战争,然後就是隋炀未世的诸侯混战,再来就是整个国家的改朝换代──华夏与另外两个势力东齐和南楚裂土而治,形成了三国鼎立之局,这个局面直到我太祖爷爷驾崩仍未结束。
再後来就是老头子的登位,同时开展连串的大一统战事,到了大约十年之前,华夏才完全攻占其余两国,总算是结束了连绵百年的内战,结果现在的人口只余下百年前的一半多一点。
虽然说是结束是战乱,但这三千万人口的土地上却养着达到四百万的军队,军民比例甚至达到一比八,那是何等惊人的数字!我知道民间已经对军队数量过盛不少怨言,这才决定删减四份之一,而然就算减到三百万,却仍是一比十的特高比例。
不过朝臣都知道国内的人口其实没有三千万这样少,因为这已经是五年前的数字,而且当时调查时刚结束战乱不久,有很多老百姓仍躲在山林之中避祸。若是经过仔细的人口普查,官方数据应该会再增多两百至五百万。
但即使如此,就算人口有三千五百万之数,以现时的生产力仍是大吃不消,这样下去就算没有诸国的攻侵,自己本国只怕也支持不了几多年。
老头子的二十七年赫赫名声、辉煌战果,都是用爷爷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储蓄来换取。而与此同时,四周诸国则忍耐了数十年的野心,也积聚了数十年的实力,此消彼长之下……我又从那里再找三十年的国库税收来维持现有这庞大的国家?如何去抵抗人家几十年的野心呢?
大臣们之所以这样乐观,不过是被老头子一统天下、力压外族的光环掩蔽了眼睛。
无论是在朝在野,只要是有见识的人,大概也能看出现在帝国隐含的危机。
古人说:创业难,守业更难……盛不欺我也。
我一直立志成为一个清闲消遥的昏君,却同时又不愿成为亡国之奴,被迫守住这庞大的基业,想来还真是一点也不容易。
当登上皇帝宝座,在我身处其位才觉得,老头子实在不应该不顾一切的扩张,也实在是扩张得太快太急了。假如好好再休养生息三十年,只需积累了足够的国力财富,到我这一代就算横扫整片东土大陆也不是难事啊。
不过接着我又为无谓的意yín大是摇头,先不说老头子以攻代守的军略方针代价是否过大,如果他仍然继续走爷爷那套沉默是金,稳守不干预的政策,说不定反而被其余两国分食而亡。
而且假如真的让我拥有此等国力,以我的个xìng肯定宁愿躲在老婆妃子的粉腿阵式之中,也不愿像老头子那样的东征西讨吧……
在我登基之後的这两个月,虽说是成功稳住了朝中大臣,也得到怡宁的帮助而使政务rì益畅顺,然而四周诸国的问题终究会到来,就算我这几段rì子刻意地不去想它,没想到还是从宫外听到了。
我这样一番思考,便决定要让郭冲加快裁军的进度,虽然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毕竟东边和南面很多地区都是刚征服没几年,民心一直未顺,同时也可能令四周诸国更见胆大;但是这裁下来的士兵立即转投从事生产,却是可以帮助越来越紧绷的财政问题。
看来明天朝会一定要跟郭冲提及这一点……
「喂,哥──!我在叫你呀~哥哥!」
希平在我耳边大吵大嚷,才让我从思索中回到现实。
原先坐在旁边议论政事的那几个人均已离去,我倒一直没留意到。
「啊……什麽事?」
小堂妹却是重重的哼了一声,偏侧起乌溜溜的脑袋,鼓着圆圆的脸颊,竟跟我赌起气来。
我的心情也不怎样好,又不想去哄这小魔女,便拿起一块梅花糕吃起上来。
「这位兄台请了。」左边传来一把年轻的男子声音。
我转头一望,只见是一个锦衣胖子。
此人正走上前来,竟向我打着招呼。
这个笑容可掬的胖子年纪很轻,想来也不会超过二十五岁,身材却肥得像颗圆球,一张胖脸上几乎找不到下巴,就是身上所穿那件异常宽大的华服锦衣,都似是快要给他撑破一样。
胖子身後还跟着两个健壮的大汉随从,可能是主人自己很胖的关系,这两个护卫也是胖呼呼的,几乎满身都是横肉,只是和那主人还有一大段距离就是。
他满脸推笑的走过来,身上的胖肉一颤一颤的,直看得希平皱起秀眉,就差把呕心两字都写在俏脸上,而我身後的赵成勇和张楚雄亦立刻上前,一左一右的拦住此人。
见到两人上前,胖子身边的两个护卫也同时出来阻挡,随时便会发生冲突。
「你们都退下!」胖子向两个护卫低斥道,却是脸sè不变。
「无妨。」我暗赞他倒是处变不惊,似是常见大场面,也有意结交,便向着两个带刀侍卫点点头,要他们後退,让这个胖子过来。
「这位兄台,有缘相见,不如同桌吧?」
见这胖得出油的家伙笑起来实在有趣,两只眼睛都几乎挤成一条直线,我亦忍着笑说:「也是,就请兄台随便吧。」
「呵呵,先行谢过了。」胖子大刺刺的走到我对面坐下,两个护卫亦跟到他的身後站定。
「哥哥,干吗让这肥猪坐在这里呀!」希平却是大为不满,叫嚷出声。
胖子的脸sè没有变,仍是乐呵呵的,彷佛没有听到希平的话。只是那双短短的眼眉跳了一跳,可见他其实仍很在意,但其城府却是极深,没有表露出来罢了。
「非常抱歉,舍妹的个xìng是比较野蛮。」
「喂,我那里野蛮了!人家就是说事实嘛!」
可希平这笨蛋就是如此口不择言,我狠狠的瞪了她一眼,小妮子才撅起嘴巴不再说话。
「呵呵,没关系,没关系……」胖子又再堆起笑容。
「小弟乃薛金元,从扬州来京城行商买货。请问兄台如何称呼?是长安人吗?」
「在下姓王,荆州人士。只是来长安游历旅行罢了。」我淡淡的道。
薛金元见我不提自己的名字,也不在意:「呵呵呵,王兄好。相请不如偶遇,便以茶代酒,小弟在此先敬一杯。」
我不好意思拒绝,也饮了一杯。
只是见他的态度如此殷勤,我倒是怀疑起他的用心来,难道他知道了我的身份?
不对,我的穿着只是一袭书生常见的青衫,虽是来自江南宝悦坊最好的质料,却也没有什麽注目的地方,家里有点银两的都能够穿。赵成勇他们的表现是很容易令人产生误会,但当今豪强大族多数如此,若是认识多了世家子弟,反而没什麽值得奇怪的。
心底虽有怀疑,我却是不太在意,跟这薛金元聊天打屁起来。
我俩就这样的谈天说地,说得甚是投缘。
只是我没想到这胖子肚里的墨水竟着实不少,能够风花说月之余,亦是博闻强记之人。加上他经常四处行商,见闻自是比起只曾看过书本游记的我强上很多。单凭着一张嘴巴,却把各地的风土人情说得生动无比,连在一旁生着闷气的希平也感兴趣来,还不时加入插上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