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那些人的故事(二)(2/2)
说到了云帝的脉搏,诸人颇有些不以为然的意思。唯有月照僧惊讶的“噫”了一声。三皇子漠然的目光扫过众人,哂然一笑,补充道:“世人皆知,心随脉动。一般二品武者的脉搏一个时辰跳动千次。一个时辰大约是两柱香,父皇一炷香的时间便跳了四百余次,看起来最多也不过二品上境。”
月照僧这时接口道:“不可能。十几年前我与陛下有过一面之缘。谈过佛法后,陛下曾屈尊亲自出手,考校老僧的功夫。那时陛下便在一品之列了。”
此刻在座的诸位,除了沈飞和萱萱,其他皆是一品境界。听闻云帝本人也是一品大宗师,倒也并不觉得过分惊奇。陆虞心高气傲,甚至还不屑的轻声冷哼了一下。三皇子继续道:“诸位都是当代高人,个个身负绝艺,必然知道身在一品境界脉搏跳动的速度了。其中的粗浅原理,也不必我废话多说......”
三皇子说到这里,突然被打断。萱萱狠狠的挠了一下阿呆的背,哼道:“你的废话还少么!”鹿霜青却认真道:“什么原理?愿闻其详。”
一品宗师哪里会不明白这些武者入门时便懂得的粗浅原理?三皇子不知鹿霜青的出身来历,只道此人和阿呆是一伙的,有意干扰阻拦自己,于是不肯理会他。
倒是月照僧诲人不倦,细心作答:“寻常庸手练皮练骨,修为高深者炼血炼气。但未超凡脱俗之前,武者的力量总蕴含在筋骨血气之中。脉搏取决于心跳,心跳向全身输血。一品宗师已将血气炼到极致,内蕴的力量自然和寻常武者有云泥之别。常人脉跳十次方能维持住的消耗,高手一次足矣。沈侯是真正的通达者,镌刻在玉牌上的‘武尚心静,人贵心安’八字道尽武者真谛。真让人受用一生啊!”
停了停,月照又看向三皇子,疑道:“陛下身为一品宗师,又不是和人生死对决,只是抱了一个孩子赶路,能损耗多少力气?何以脉跳加快至此?哦,是了,想必陛下忧心殿下病情,导致心绪不宁的缘故罢了。”
三皇子落寞一笑,道:“大师不必巧言安慰。父皇心中究竟有没有我,我自然有数的。他是天佑之皇,却不是人伦之父!”此话诛心,三皇子却讲的十分轻巧,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这里是武安侯府啊,世人眼中的武学圣地。沈二,我带你溜进过无数次皇宫,你却从不肯带我来这里。是怕我偷学你家的武功么?直到今年你也不肯带我去沈侯的书房,可那里十年前我就去过!父皇抱我到沈侯书房时,沈侯正在练字。他那时练的是一个‘莲’字,好像一个女人的名字。当然了,他现在是练‘势’字——别看我,这不是什么秘密。沈侯近年来每天练几次字,断了几次笔我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父皇进书房以后,将我平放在那张玄铁案上。铁案冰凉,而我身上火热滚烫,于是无意识的动了动,踢翻了砚台,沈侯刚写好的一张‘莲’字被污了。于是沈侯厌恶的看了我一眼。父皇请他替我把脉,沈侯就用刚蘸过墨的玉笔搭在了我手腕上。”
“沈侯的功力,自然是要比父皇深厚的。诊判的也更加细致清楚。我只觉得有一股绵绵不绝的清泉涌入经脉,同我体内的火热气息纠缠在一起,感觉舒服了很多。当时我被烧得迷迷糊糊,沈侯的清凉内劲恰似救命甘泉,我本能的用左手将玉笔按在了右手腕上。不知过了多久,沈侯的真气再也压制不住我体内的火热,只觉一阵气血翻涌,沈侯低喝一声,玉笔节节寸断。”
说着,三皇子捋起右臂衣袖,手腕上露出一抹浓黑,像是胎记一样。“这便是当rì沈侯真气失控,留下的印记。”
“两股真气在我体内争斗,我动弹不得,偏偏意识无比清楚。听到沈侯沉声对父皇说‘不是真气,是怨气’。父皇问‘因何而怨?”沈侯答‘此气戾毒狠辣,隐忍处带七分暴虐,引导时又含七分执拗,无法用正道玄功化解,应是百年困囚之怨,不共戴天之执。”
三皇子说的是怨念执念,脸上却安静平淡,他缓缓看向月照僧,反问道:“大师,近年来我也读过不少典谱秘籍,您见识广博,说说看世间有何处武功能当得起‘戾毒狠辣’四字评语?”
月照僧沉吟片刻,忆起种种秘辛,觉得口干舌燥,他身边茶几上无酒,便自顾自的站起,将沈飞的那盏端来,凝声道:“世上成名的一品宗师中,南域厉江流可称‘狠戾’二字,中原杜天焦可称‘毒辣’二字,其他大宗师,武功要么中正平和,要么威猛霸气,要么轻灵飘逸,唯有大楚国世袭兵马大元帅苏氏的武功,戾毒狠辣确是武学界不刊之论。”
又道:“我大轮台,哦,小禅心寺久伫边陲,与大楚接壤,也曾见识过几位苏氏的高手。依老僧看来,苏氏的武功固然厉害,但似乎还远远达不到仅凭一股莫须有的怨气执念便能与沈侯真气争锋的地步吧?”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神秘面具男子突然接口,不屑道:“井底之蛙!这等凝虚为实的手段,算不得多么罕见。漫说是夺魄,便是固魂境界也能......”说到这里,见月照僧微笑倾听,知道他是故意试探自己虚实,便不再继续说了。